《唉!!!》今年新就业大学生平均月薪2400元 四成人需啃老
浏览量:1337 回帖数:6
1楼
进入金秋,新入职的大学生陆续拿到了第一份薪水。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新就业大学生的月薪为什么相对越来越低?大学生对初入职月薪不高持何种心态?
日常开支用掉全部工资
●参加工作后仍然要靠父母资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北京 财经专业毕业生吴迪
“刚毕业工资低可以理解,但是入不敷出确实有些尴尬。”24岁的吴迪今年6月毕业于北京一所财经类院校,随后到北京国贸地区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在金融行业找到“铁饭碗”的他,一度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
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吴迪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按照公司规定,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需要经过半年实习期才能转正,这段时间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都只能拿到60%,再扣掉“五险一金”,实际拿到手的工资不到3500元。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吴迪说,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住在宿舍、吃在餐厅,每个月的花销不大。可一旦参加工作、步入社会,租房、吃饭样样都不少花钱,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由于单位附近房租高,为了节省租金,吴迪在通州区和同学合租了一套两居室。尽管如此,他每月分摊的房租也要1500元,每月水电费、上网费加起来还要近300元。此外,每月的交通费、电话费各100元,餐费1000多元。“单是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花销,就几乎用掉了我全部的工资。如果再碰到朋友结婚这些急用钱的事情,必须再向父母求援,彻底变回‘啃老族’了。”吴迪说。
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像吴迪这种“毕业后依旧啃老”的情况并不少见。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720多万名,而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其中,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
生活负担给吴迪精神上带来一定压力。“上了十几年学,本以为工作后,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孝敬父母。”吴迪说,参加工作后仍然要靠父母资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中国就业促进协会执行副会长陈宇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仍迟滞不前。其原因在于工作所需职业技能与毕业生在校学习知识不大匹配,暂时还无法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因此拿不到高的工资。
压力没有挡住吴迪追寻梦想的脚步。吴迪觉得,在北京生活压力大,但机会也多,还是想留在北京闯一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在工作中不断地锤炼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说。
发展机会比收入更重要
●只要选准行业和公司,一时的低收入并不是太大困难。如果跟供职的公司一起成长,将来的机会更多。
——武汉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白芳
“钱虽然不多,但拿到第一份工资时的感觉还不错。”白芳是湖北一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个多月前成为武汉市一家设计公司的员工。和大多数毕业生的求职经历相仿,她也经历了一次颇为艰难的求职过程。
找工作之前,白芳从学长那里打听到,建筑专业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工资都不是太高,工作可能大多也比较辛苦,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工资会有比较可观的涨幅。“结合武汉的生活成本,我把理想月薪定为4000元。”白芳说。
7月份,武汉迎来酷暑,白芳踏上了求职之路。网上投简历、笔试、面试……试过几家公司,最终却一个录用通知都没有拿到。这时,白芳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期望薪金定高了?接下来的几次面试,她试着把自己的期望月薪说得低一点,果然就拿到了几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几经筛选,白芳最终选择了目前供职的这家设计公司。从收入来看,这家公司并不是最高的。“有一家电话营销公司也录用了我,参加工作后每月就有4000元,比现在这份工作高将近1000元。”白芳说。
但在白芳看来,为了一时的高收入而放弃喜欢的工作并不值得。“设计公司的工作和我的专业匹配度较高,专业知识可以得到更好发挥,经验积累得也更快。”她说,更重要的是,相比每天给陌生人打电话,性格内向的自己更喜欢和熟悉的“电脑软件”打交道。
白芳觉得,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将来的发展机会。只要选准行业和公司,一时的低收入并不是太大困难。如果可以和供职的公司一起成长,将来的机会反而更多。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期望待遇跌至近4年最低点,期望月薪平均3680元。
“过高的期望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合理的期望反而会降低压力。”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熊汉忠说。
“我现在每月工资2200元,基本生活可以保障。”白芳说,和很多同学相比,能先稳定下来已经很不错,“把目前的工作做好,有了经验以后,就不愁没有高工资。”
期待不同行业之间更公平
●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在国有企业的同学收入就高,到民营企业的同学收入就低,心里很不舒服。
——南京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张雨
张雨是江苏南京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到一家民营公司负责市场运营方面的工作。前几天的一场聚会上,同班同学拿出自己的工资晒了一下,让他的心里有了不少落差。“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在国有企业的同学收入就高,到民营企业的同学收入就低,心里很不爽。”
张雨的同学王力,和张雨同一天拿到毕业证,同一天到新单位报到。不同的是,王力就职于一家国有企业,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每月的税后工资比张雨高近千元。“刚参加工作就差这么多,以后说不定差距会越来越大。”张雨说。
王力的工作舒适度和福利也比张雨好一些。王力每周末都可以正常休息,工作日一般不加班。相比下来,张雨工作日加班可谓家常便饭,周末也一般只能休息一天。
此外,两人的福利待遇差别也不小。比如,王力公司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入职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而张雨所在的企业并没有为他缴纳住房公积金,将来买房又将面临比别人更大的困难。
“没参加工作时不了解不同企业的差距,参加工作了才知道择业有多重要。”张雨说,在找工作时,一度很不理解为什么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去民营企业,而是“挤破头”也要进国有企业。现在才知道确实有不小的差距。
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据统计,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35.9%仍将国有企业列为最理想的求职单位。
为进一步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国务院办公厅5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按时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等措施,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虽然收入低一些,但张雨还是愿意在自己供职的民营企业继续努力。“一方面因为喜欢市场营销这份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环境相对宽松,将来的发展空间也更大。”他说。
国有企业在福利保障体系和职位稳定性方面依然具有优势,但随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大量新兴市场机会的出现,国企的吸引力已经开始下降。在工作3年以上的就业人群中,依然选择国企的比例就下降为23.91%,而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达到了33.63%。
“不同行业之间收入有一定差距可以理解,但差距不该太大,才会让人觉得更公平。”张雨说。
工作5年后大部分岗位月薪提升
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近日基于求职者简历库的大数据,发布了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钱”景报告。报告指出,各岗位初入职场的起点薪酬没有太大差异,大多集中在2500元至3500元区间,金融/证券/期货/投资岗位平均薪酬略高,约4500元。大部分岗位的平均月薪在工作年限达到5年后开始较明显提升。
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方面,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财务/审计/税务工作的比例达到64.17%,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则仅为9.75%。其他专业中,金融、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艺术设计等专业就业对口率较高,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生物工程等专业就业对口率较低。
专家建议,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择业时不必拘泥于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要放开眼界,拓宽就业范围,大胆申请非本专业的工作。对于即将面临专业选择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子来说,将来要主动拓展知识面,增加对职业的认知,课外活动及实习经验的积累会让自己未来择业时掌握更多主动权。
进入金秋,新入职的大学生陆续拿到了第一份薪水。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新就业大学生的月薪为什么相对越来越低?大学生对初入职月薪不高持何种心态?
日常开支用掉全部工资
●参加工作后仍然要靠父母资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北京 财经专业毕业生吴迪
“刚毕业工资低可以理解,但是入不敷出确实有些尴尬。”24岁的吴迪今年6月毕业于北京一所财经类院校,随后到北京国贸地区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在金融行业找到“铁饭碗”的他,一度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
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吴迪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按照公司规定,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需要经过半年实习期才能转正,这段时间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都只能拿到60%,再扣掉“五险一金”,实际拿到手的工资不到3500元。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吴迪说,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住在宿舍、吃在餐厅,每个月的花销不大。可一旦参加工作、步入社会,租房、吃饭样样都不少花钱,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由于单位附近房租高,为了节省租金,吴迪在通州区和同学合租了一套两居室。尽管如此,他每月分摊的房租也要1500元,每月水电费、上网费加起来还要近300元。此外,每月的交通费、电话费各100元,餐费1000多元。“单是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花销,就几乎用掉了我全部的工资。如果再碰到朋友结婚这些急用钱的事情,必须再向父母求援,彻底变回‘啃老族’了。”吴迪说。
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像吴迪这种“毕业后依旧啃老”的情况并不少见。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720多万名,而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其中,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
生活负担给吴迪精神上带来一定压力。“上了十几年学,本以为工作后,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孝敬父母。”吴迪说,参加工作后仍然要靠父母资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中国就业促进协会执行副会长陈宇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仍迟滞不前。其原因在于工作所需职业技能与毕业生在校学习知识不大匹配,暂时还无法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因此拿不到高的工资。
压力没有挡住吴迪追寻梦想的脚步。吴迪觉得,在北京生活压力大,但机会也多,还是想留在北京闯一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在工作中不断地锤炼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说。
发展机会比收入更重要
●只要选准行业和公司,一时的低收入并不是太大困难。如果跟供职的公司一起成长,将来的机会更多。
——武汉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白芳
“钱虽然不多,但拿到第一份工资时的感觉还不错。”白芳是湖北一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个多月前成为武汉市一家设计公司的员工。和大多数毕业生的求职经历相仿,她也经历了一次颇为艰难的求职过程。
找工作之前,白芳从学长那里打听到,建筑专业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工资都不是太高,工作可能大多也比较辛苦,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工资会有比较可观的涨幅。“结合武汉的生活成本,我把理想月薪定为4000元。”白芳说。
7月份,武汉迎来酷暑,白芳踏上了求职之路。网上投简历、笔试、面试……试过几家公司,最终却一个录用通知都没有拿到。这时,白芳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期望薪金定高了?接下来的几次面试,她试着把自己的期望月薪说得低一点,果然就拿到了几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几经筛选,白芳最终选择了目前供职的这家设计公司。从收入来看,这家公司并不是最高的。“有一家电话营销公司也录用了我,参加工作后每月就有4000元,比现在这份工作高将近1000元。”白芳说。
但在白芳看来,为了一时的高收入而放弃喜欢的工作并不值得。“设计公司的工作和我的专业匹配度较高,专业知识可以得到更好发挥,经验积累得也更快。”她说,更重要的是,相比每天给陌生人打电话,性格内向的自己更喜欢和熟悉的“电脑软件”打交道。
白芳觉得,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将来的发展机会。只要选准行业和公司,一时的低收入并不是太大困难。如果可以和供职的公司一起成长,将来的机会反而更多。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期望待遇跌至近4年最低点,期望月薪平均3680元。
“过高的期望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合理的期望反而会降低压力。”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熊汉忠说。
“我现在每月工资2200元,基本生活可以保障。”白芳说,和很多同学相比,能先稳定下来已经很不错,“把目前的工作做好,有了经验以后,就不愁没有高工资。”
期待不同行业之间更公平
●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在国有企业的同学收入就高,到民营企业的同学收入就低,心里很不舒服。
——南京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张雨
张雨是江苏南京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到一家民营公司负责市场运营方面的工作。前几天的一场聚会上,同班同学拿出自己的工资晒了一下,让他的心里有了不少落差。“都是刚毕业的学生,在国有企业的同学收入就高,到民营企业的同学收入就低,心里很不爽。”
张雨的同学王力,和张雨同一天拿到毕业证,同一天到新单位报到。不同的是,王力就职于一家国有企业,负责财务方面的工作,每月的税后工资比张雨高近千元。“刚参加工作就差这么多,以后说不定差距会越来越大。”张雨说。
王力的工作舒适度和福利也比张雨好一些。王力每周末都可以正常休息,工作日一般不加班。相比下来,张雨工作日加班可谓家常便饭,周末也一般只能休息一天。
此外,两人的福利待遇差别也不小。比如,王力公司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入职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而张雨所在的企业并没有为他缴纳住房公积金,将来买房又将面临比别人更大的困难。
“没参加工作时不了解不同企业的差距,参加工作了才知道择业有多重要。”张雨说,在找工作时,一度很不理解为什么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去民营企业,而是“挤破头”也要进国有企业。现在才知道确实有不小的差距。
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据统计,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35.9%仍将国有企业列为最理想的求职单位。
为进一步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国务院办公厅5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不按时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查处等措施,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虽然收入低一些,但张雨还是愿意在自己供职的民营企业继续努力。“一方面因为喜欢市场营销这份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环境相对宽松,将来的发展空间也更大。”他说。
国有企业在福利保障体系和职位稳定性方面依然具有优势,但随着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大量新兴市场机会的出现,国企的吸引力已经开始下降。在工作3年以上的就业人群中,依然选择国企的比例就下降为23.91%,而愿意选择民营企业的比例则达到了33.63%。
“不同行业之间收入有一定差距可以理解,但差距不该太大,才会让人觉得更公平。”张雨说。
工作5年后大部分岗位月薪提升
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近日基于求职者简历库的大数据,发布了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钱”景报告。报告指出,各岗位初入职场的起点薪酬没有太大差异,大多集中在2500元至3500元区间,金融/证券/期货/投资岗位平均薪酬略高,约4500元。大部分岗位的平均月薪在工作年限达到5年后开始较明显提升。
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方面,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从事财务/审计/税务工作的比例达到64.17%,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则仅为9.75%。其他专业中,金融、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艺术设计等专业就业对口率较高,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生物工程等专业就业对口率较低。
专家建议,对于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择业时不必拘泥于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要放开眼界,拓宽就业范围,大胆申请非本专业的工作。对于即将面临专业选择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子来说,将来要主动拓展知识面,增加对职业的认知,课外活动及实习经验的积累会让自己未来择业时掌握更多主动权。
2016/2/18 20:01:15
2楼
死死个人的一点点看法:
毫无疑问,这个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略微不公平的,不过我觉得造成这个工资低又啃
老的社会现状绝不是一种偶然。一部分源于父母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过分溺爱孩子,
让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产生一种过分的依赖感,从小到大,即使到了大学甚至步入社会,一
旦遇到困难,大部分年轻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努力去解决问题,而是先拨通自己父母的电
话。(所以演变出了现如今的拼爹热)
另一部分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呈现出一种
眼高手低的状态,他们认为自己寒窗苦读数年,毕业之后自己学富五车,认为自己依靠自身
的满腹经纶绝对可以在社会上谋取一份穿西装、坐办公室、吹空调、领高薪的生活,殊不知
无论是谁,若想在社会生存下去,都必须从最基本最底层开始做起,你没经验,能力又仅限
于纸上谈兵的理论阶段,各企业部门凭什么给你一份高薪工作。三分理论七分实践,在大学
中除去大家谈恋爱、吹牛逼、上课睡觉、上课聊天、逃课、玩游戏、旅游……等一系列活动
,大家的三分理论实际上已经缩水到了0.5分理论,七分实践依靠自己麦当劳或者肯德星巴的
小时工,根本就学不到什么……所以咱们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是小白一只,就得踏踏实
实从底层做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别挑三拣四,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这个挑三拣四的资
格!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初高中都没读完就来北京闯荡,生活的苦涩他们体会的深入骨髓,在北
京两三年之后的现在,基本上全都是月薪过万,算是中层领导方面的工作,我得说这一部分
靠的是自己在北京多年打拼的经验,一部分依靠朋友之间的人脉关系,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
他们肯吃苦肯打拼的一种精神!
这个社会就是遵循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大学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
望你我共勉
死死个人的一点点看法:
毫无疑问,这个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略微不公平的,不过我觉得造成这个工资低又啃
老的社会现状绝不是一种偶然。一部分源于父母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过分溺爱孩子,
让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产生一种过分的依赖感,从小到大,即使到了大学甚至步入社会,一
旦遇到困难,大部分年轻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努力去解决问题,而是先拨通自己父母的电
话。(所以演变出了现如今的拼爹热)
另一部分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呈现出一种
眼高手低的状态,他们认为自己寒窗苦读数年,毕业之后自己学富五车,认为自己依靠自身
的满腹经纶绝对可以在社会上谋取一份穿西装、坐办公室、吹空调、领高薪的生活,殊不知
无论是谁,若想在社会生存下去,都必须从最基本最底层开始做起,你没经验,能力又仅限
于纸上谈兵的理论阶段,各企业部门凭什么给你一份高薪工作。三分理论七分实践,在大学
中除去大家谈恋爱、吹牛逼、上课睡觉、上课聊天、逃课、玩游戏、旅游……等一系列活动
,大家的三分理论实际上已经缩水到了0.5分理论,七分实践依靠自己麦当劳或者肯德星巴的
小时工,根本就学不到什么……所以咱们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是小白一只,就得踏踏实
实从底层做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别挑三拣四,因为我们还不具备这个挑三拣四的资
格!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初高中都没读完就来北京闯荡,生活的苦涩他们体会的深入骨髓,在北
京两三年之后的现在,基本上全都是月薪过万,算是中层领导方面的工作,我得说这一部分
靠的是自己在北京多年打拼的经验,一部分依靠朋友之间的人脉关系,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
他们肯吃苦肯打拼的一种精神!
这个社会就是遵循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大学毕业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学习的开始
望你我共勉
签名档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 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 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 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
2016/2/18 21: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