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入门必看:听说读写学习技巧与策略(zz)

楼主

sunyang0914 [离线]

1★☆☆☆☆

发帖数:117 积分412
1楼

全文见:
http://www.germancn.com/de_inhalt.asp?NewsID=358&BigClassID=7&Lang=cn

一些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选贴在下面,而且也是我们学语言的弱项。方法都很好,难得
是能坚持贯彻。并且,不单单是对德语,有些方法相信对其他语言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二、语法(德语的语法起初确实让人郁闷)

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在语法的条条框框中填入适当的单词就形成了语言。要想看懂复杂
的语句,要想把话说的准,文章写的对,就得有扎实的语法功底。语法和单词都是学好
语言的基础,两者是在初级时最需要打好的基本功。

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和对语言使用的理解不同,很多人持另外一种轻视语法的观点,他们
反对背语法的条条框框,认为语言的表达---例如说话----应该靠语感。说话,应该是一
种想说什么就能脱口而出的行为,说话时大脑里不应该先去分析这句话的语法,然后再
说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说话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不是需要预先思考的逻辑
思维。我们说汉语时完全靠的是语感,从来就不会预先考虑它的语法结构。学德语也应
该是这样,你不需要知道某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你只需要知道这句话本来就是这么
说,并且不断的把这句话说成习惯,养成自然。

听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我想说的是,这种观点对小孩行得通,但是对很多成年人来
讲就行不通了。因为我们已经变得复杂的大脑会影响我们对语言的单纯模仿。这已经得
到了科学的证实。很多语言学家在研究成年人学外语的过程中发现,成年人首先是在大
脑的潜意识中研究语言的规则,在明确规则之后,才会“放心的”使用这门外语。所以好
好学语法是绝对必要的,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只有在先了解和掌握了语法这个骨架后才
能明白,德语和汉语有哪些不同,德语的语序到底是怎么组织起来的。这对初学者涉入
德语殿堂意义重大。其次,语法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强项,和其他学习德语的老外相
比,我们简直就是语法天才。尽管考试时语法所占的分值不多,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这
块容易到手的瘦肉。所以说,语法必须得好好学。

另外,在刚开始时,如果我们学了语法,我们说话,造句,写文章就会常常去套语法,
但这只是在开始阶段,只要我们说多了,写多了,熟练了,自然就有语感了,说话和写
作就会转向语感而不是套语法了。我想说的是,语法是,而且也只能是德语入门的好工具。

当然,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在语法上花很多时间,我一向很反对一味的钻语法细节,
钻牛角尖。和背单词一样,语法不常用的话也会忘,因此我们只要把那些最常用的语法
记熟和用熟就行了。例如,像虚拟式这些平时几乎都用不上的语法,你没必要天天都花
时间去复习和巩固,不过它却是DSH考试的重点,所以你有必要在考试前复习一下,再做
些练习熟悉熟悉就好。

那么哪些是常用的重要的语法呢?我认为,在初级阶段,比较重要的是动词的用法,因
为动词的变形、在句子中的位置,决定着整个句子的含义,时态,语态等,一些动词的
使用要求也体现着德语和汉语最本质的区别,比如:要求代第三格的动词,反身动词,
与介词搭配的动词,这些动词也是各项考试的重点。最好的练习方法还是造句,在第一
次接触的时候就要用德语把整个句子写下来,千万不能偷懒,也不能拖延,等着最后复
习,如果当时没有消化,到了后来就很容易混淆,出错,而且很难改正。

中级阶段:像从句,不定式,被动语态等是决定你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关键语法,尤其是
对于像学法律和哲学等文科的学生,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解语法,有时连专业文章中德语
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都会分不清,更别提理解含义了。对于这些内容,除了在课堂
上掌握基本语法形式之外,还要在阅读当中多分析句子,养成以句子为主、意群理解的
习惯,而不是见到生词就查字典,以词为单位进行理解。而介词结构和从句之间的转
换,也就是德语讲的名词化、动词化,情态动词的改写,虚拟式等是德国各个德语水平
考试的重点,如DSH,这只要在考前多做几套考题,就可以轻松应对了。

对于初学者来说,德语语法确实比较让人郁闷,当你被语法弄得一头雾水时,你千万不
要以为自己没有学习德语的天分,你要确信,只要硬着头皮学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
的,事实上,这是所有过来人都有的感受。另外,和外教相比,咱们中国老师能把语法
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所以,尽可能的在国内就把语法学好。还有,建议你用中文版的
语法书,因为德文原版的语法书常常会让你变得更糊涂。最后,有的语法书说得很细,
很全,你完全不需要全部都去学去记,知道些常用的用法就行了。

三.听力
有人说,学习外语最先要打通的第一关是听力。听得懂是一切的开始。其次要打通的依
顺为口语,阅读,最后才是写作。专家们认为这样的顺序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这
也许是对的。

听力是中国人的传统弱项,很多人在考DSH时都会这么说:只要听力考好,一切都不成问
题!既然听力是我们的弱项,而且在大多时候是我们是否能通过DSH的决定因素,那么,
从初级开始,请你把最多的时间,最旺盛时的精力献给听力!

如果是想出国学习,听力的技能训练就应该从刚开始学德语的时候入手。初学阶段应该
以“精听”为主,因为这对我们的发音也有极大的帮助。如何“精听”呢?首先应该找一盘
发音标准的磁带,一定要是德语原声的,这样才能保证一定的语速和正确的语流。这样
的磁带很多,因为据我所知,外研社引进了很多德语原版教材,发音很地道,很多对话
在生活中也很实用。在找到了听力资料后,要坚持每天听20-30分钟。很多同学喜欢戴着
耳机,闭着眼睛,甚至躺在床上对着一段内容反复地听,把听力练习完全当作是身体上
的休息,这种状态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太容易走神了,将来到考试的时候,一做听力,
听不了几分钟就听跑了,很难拿到高分,更重要的是,出国留学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参加
德语考试,而是要听懂德国教授的讲课,还要记笔记,所以必须练听力记录。

一说到记录,很多人会说,这怎么可能呢?说的太快了。那我们就应该从短小的内容段
落入手。比如,我们先听一段对话,但是只听十句话,或者再短一点,就五句话,然后
停下来,凭回忆将对话中内容用德语写下来,写不全是正常的,但是哪怕只写了一句,
也是收获。然后听下一段,我说的下一段是指新的内容,而不是倒回去重听刚才的内
容。再重复相同的过程。之所以不要大家就同一内容反复听,是因为大脑在高度集中精
力的时候是很容易疲劳的,只有听新内容才能保持新鲜感和大脑反映的活跃程度,只要
练习时间到了20分钟就不用听了,明天再继续进行下一段练习。直到把这盘磁带的内容
都练完了,再重头开始。一套40分钟的听力资料应该这样练三遍,如果每天都是20分
钟,依据记录的速度大概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三次听完以后,再看听力原文,将听了
三遍都没有记下的单词重点记录,最好能分析一下原因,看看是因为发音的问题,还是
对单词太陌生,所以没听懂,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单词要背会熟读。

进行这种练习的前提是应该有?
止。读书千万不要贪图读的内容多,你往往需要在一篇文章上耗费很长的时间。在你决
定开始读新的一篇文章前,你必须要能把原来的文章一气呵成的读完。否则,根本不需
要开始新文章。另外,对于初学者,要尽可能的把单词准确并且完整的读出来,不可含糊。

读书对口语的作用见效很快,也许只要两三天,你会惊讶的发觉,你的嘴巴总想说德
语,而且你大脑的说话反应也灵活了,德语也说得比以前溜了。这主要是因为你的语感
强了。如果你坚持长期读书,不久之后你还会发现,在班上,你读句子要比其他同学流
利许多。

D.为什么课堂上你总是沉默?当你“不幸”被点名回答问题时,你的声音为什么要发抖?
别再脸红了,尽快让脸皮变厚以遮掩那令人难堪的潮红!自信些!当你心里对自己说你
能说:“我一定能说得好” 时,你就一定能说得好。别老是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
弱点,建议你索性把自己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暴露出来,好让别人对你有个全面和真确
的认识。你的口语也许真的很差,但没有人会因此而断定你其他方面也会一样很差,或
许他们会以为你的努力没用在口语而都用在语法,阅读和写作上了呢?大胆的表现自己
吧,即便你是全班最差的一个也不要在乎。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你德语学不好而
看不起你,看不起你的往往是你自己,但是你要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话,别人就看不
起你了。大胆,冷静的去发言吧,不要因为不自信而故意让口齿变得含糊。当你不准确
的发音或者没听懂或者逻辑错乱的回答而迎来一片笑声时,你要知道,别人笑是因为你
有趣,“好笑”而不是对你“嘲笑”。你或许还会因为给课堂带来了乐趣而变得更有人缘。

E、不论是在哪,找一个你喜欢的声音,然后尽可能的模仿他的语调,就象你在卡拉OK高
歌时模仿原唱的嗓音那样。请尽快去掉你说德语时的中文口音。也许你说得不是很准确
或者很地道,但至少你要说得象那么一回事。打造一口德国腔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至少要比你唱歌时模仿歌星的嗓门容易。

F、你要变得唠叨,当有机会跟老外说话时,你要尽可能多说。一件能够一句话就能说明
白的事情,你说成10句。

这些方法中总会有适合的,好好练吧,用德语向德国人来表现自己,你一定不会在学业
上比他们差。

2013/12/6 22:56:55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