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有关中国学生韩语听力困难的分析
浏览量:921 回帖数:2
1楼
某处看到一篇分析文章,觉得有道理就转了过来,大家看了一同进步~~
其中有些韩字BBS不好直接显示,就用Academic Romanization(注意不是Simplified R
omanization)转译成罗马字了。一字对一字,应不致搞错。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post.co.kr/forum/read.php?tid-10526.html
有关中国学生韩语听力困难的分析
张光军(洛阳外国语大学韩国语文学系教授)
一、 问题的提出
无论学习任何外语,都需要掌握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学习韩语也不例外。我
校在韩语教学中,以培养五种技能为目标,开设了各种课程,并进行了大量与其相关的
练习。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为提高五种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其效果
并不成正比。特别是在听力和阅读技能的培养方面,投入与产出的差距尤为突出。韩国
人认为高难度的文章,学生可以轻松地读懂。与此相反,韩国人认为容易的听力材料,
学生们却很吃力, 不但很难听抄下来,有时连其大概内容也不能把握。
我们以学习韩语的中国学生为对象,对掌握五种技能的难易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
结果,按照难易程度排列为说、听、写、译、读。“说”和“写”是用外语遣词造句表
达自己的思想,外语知识学得还不多的学生认为难是可以理解的。“听”和“读”的对
象都是用外语组合好的语言材料, 学生们却认为“听”的难度排名第二, 而“读”最
容易。
大学韩语教育以培养高级韩语人才为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兼备外语的五种技能。通
过四年的学习仅仅学成聋子外语、哑巴外语是不可取得。
本文对韩语听力难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 具体的分析
在着手分析韩语听力难之前,首先要了解汉语与韩语的区别以及中国学生学习韩语的特
点。
汉语与韩语的语法结构完全不同。汉语是孤立语,主要依靠语顺表示语法关系。韩语是
黏着语,在词汇后面添加语法形态(韩语中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有用于体词后的“助词
”和用于谓词后的“语尾”,为叙述方便起见,本文中统一称其为“语法形态”。)表
示各个词汇之间的关系。以孤立语为母语的中国学
生在学习韩语时,词汇后面附着的语法形态是学习的难点。
韩语词汇中, 汉字词所占比例高达69.32%。汉字词中的相当部分,其书写形态及词义与
现代汉语相似。即使一些有差别的词,稍加注意即可容易的习得,特别是在阅读时,即
使是不认识的汉字词,在上下文中也可以很容易地把握其词义。所以,中国学生在学习
韩语时,词汇学习一般不成为大问题。
韩语是黏着语,汉字词所占比例较高,这些特点与日语比较相近。因此,中国各大学韩
语专业的五种技能培养指标都与日语相似。我校韩语的听力指标也与日语相同,即20分
钟内听抄完外国广播电台(主要是韩国KBS电台)1分钟的新闻广播,错误率不超过10%。
然而,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都能达到这种标准,而韩语专业的学生则比较困难。
具体分析韩语听力难,可以找出多种原因。这些原因可分为语言类原因和非语言类原因
。
(一)语言类原因
所谓语言类原因,是指起因于韩语自身语言特点的原因。韩语作为一种外语,具有与汉
语不同的一系列特点,其中许多特点造成了韩语听力难。
1. 语音
(1) 韩语音素和音节的数量多
韩语是音素文字。现代韩语有19个辅音和21个元音,此外还有27个辅音韵尾(又称为“
终声”或“收音”。其中单辅音韵尾14个、重辅音韵尾2个、双辅音韵尾11个) 。当然
,
这些辅音韵尾在静态环境下的发音, 可以归结为7个代表辅音韵尾。由19个辅音、21个
元音和7个代表辅音韵尾, 在理论上可以组成3193个音节(韩语的音节数,可以用以下
方法算出:19(辅音)× 21( 元音) ×7(代表辅音韵尾) + 399(开音节)=3193。
);汉语有22个辅音和38个韵母,理论上可以构成836个音节,实际上仅使用460多个音
节;日语在理论上有582个音节。(有人认为日语有112个音节。笔者认为, 日语有44个
清音、23个浊音和
半浊音、30个拗音。每个音节都有长短音,还有相当于韩语辅音韵尾的促音和拨音。因
此,日语的实际发音音节数可按以下方法计算:[(44<清音>+ 23<浊音和半浊音> + 30<
拗音>)× 2<促音和拨音> +97<开音节>]×2 <长音和短音> = 582。
)
韩、中、日语音节数量对照表如下:
语言 韩语 汉语 日语
音节数 3193 836 582
音素和音节多的语言,依靠听力来判断时,难度自然就大一些。
(2) 韩语辅音韵尾的数量多
韩语是闭音节语言(以辅音结尾的音节占多数的语言为闭音节语,反之则为开音节语。
据统计,韩国语中的闭音节约占音节总数的80%。(崔允甲/李世龙,1984:142)),
日语是开音节语言, 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多少对听和说产生很多
影响。
韩语中有27个辅音韵尾,它们在言语中发生很多变化。有连音、脱落、同化, 还有绝音
现象。但是, 日语只有2个相当于韩语辅音韵尾的音,没有连音、脱落和绝音变化。
辅音韵尾对说产生影响。同是二年级学生,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很流畅地朗读课文,韩
语学生则相对较弱。辅音韵尾对听产生更大的影响。由辅音韵尾产生的语音变化,在听
力中是语义判断的一大障碍。
2. 音变
(1) 韩语中同音异缀现象多
所谓同音异缀,是指发音相同而标记书写形态不同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阅读和书写时一
般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听和说时成为障碍。我们的学生主要通过教材,特别是通过书本
学习语言,首先接触的不是声音而是文字。当听到的语音与所记忆的书写形态不一致时
,就会感到茫然。韩语中的同音异缀现象多,成为听力难的原因。
韩语中的同音异缀现象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
静态同音异缀现象产生于韩语音节与字节数量的不一致。
韩语的音节构成有3种情况:1、单一元音构成,2、辅音+元音构成,3、辅音+元音+辅音
构成。根据注3的方法计算,韩语在理论上可以拼出3193个音节。
韩语在书写时,不是将字母像拉丁字母那样按照线性状态排列,而是构成像汉字方块字
那样的一个个字节,或称为“字”。 字节的构成有4种情况:1、辅音符号“?”与元音
符号构成,“?”不发音,2、辅音符号+元音符号构成,3、辅音符号+元音符号+辅音符
号构成,4、辅音符号+元音符号+2个辅音符号构成。前3项与音节构成的方法相同,而第
4项中的2个辅音韵尾符号在静态环境下只发一个音,这样就造成 了音节与字节的不一致
。现代韩语可以拼写出的字节总数为11172个(其计算方法为:19(辅音符号)×21(元音
符号)×[14(单辅音韵尾符号)+2(重辅音韵尾符号)+11(双辅音韵尾符号)]+399(开音节字
节)=11172)。这样多的字节与3192个音节对应, 同音异缀现象自然很多。当然, 在现
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音节为1409个(这是笔者在元光(1991) 统计的基础上,重新调查
分析得出的结果。根据元光浩的统计,现代韩语中常用字节为1832个。),现代韩语中
使用的字节总数为1832个。但即便如此,其比例也达到1 1.3, 有423个同音异缀字节
。
动态同音异缀现象产生于音素在语音组合中的变化。具体实例参看下面两节。
(2) 汉字词的连音和音变多
中国学生在学习韩语时,从中国借用的汉字词很有帮助。在把握了汉字的韩语读音规律
的前提下,即使是没有学习过的汉字词,只要能还原为汉字,即可很容易地理解这个词
。然而,这种方法对记忆词汇和阅读理解虽然有帮助,但在说和听时却成为难点。 韩国
文字虽然是音素文字,但在书写时构成像汉字方块字那样的字节。中国学生在记忆汉语
单词时,不是以音素为单位,而是以字节,即“字”为单位记忆,并已形成思维定势。
因此,在记忆与汉字相似的、以字节为单位书写的韩语词汇时。也采用同类方法。例如
, 在记忆“BulHabLi(不合理)” 这个单词时, 是将其分为“Bul”、“Hab”、“Li”
等3个字节, 与“不”、“合”、“理”这三个汉字结合进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记
忆和理解单词都很容易。然而,在通过声音接触这一单词时,由于连音和语音变化规律
的影响,发音成为
“BuLamNi” ,与按照书写形态记忆的音节完全不同,因此难以快速准确判断其意义。
固有词虽然也有连音和音变,但至少在单一词汇内部不存在这种现象。汉字词以汉字为
单位构成音节和字节,因此在单一词汇内部也存在这种现象。例如:
连音现象:
GeoMyeoGi ← GeomYeogUi(检疫医)
GaMeoNiSeol ← GamEonRiSeol(甘言利说)
SaMiLu← SamIlU(三日雨)
GuGaGeuMa← GugAgEumAg(国乐音乐)
JaGyaKwa← JagYagHwa(芍药花)
HwaNoJaGyag← HwanHoJagYag(欢呼雀跃)
上述汉字词如果按照发音书写,中国学生是无法理解其含义的。
音变现象:
IngMyeong← IgMyeong(匿名)
SamMog← SabMog(揷木)
SalLyag← SanLyag(删略)
上述汉字词如果按照韩国汉字读音规律书写,很容易推断其含义,如果按发音书写,判
断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3) 固有词中音变多
汉字词连音和音变多,固有词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音变也很多。这些音变对听力造成困
难。例如:
?音变
KalEul GalDa─ 磨刀
?HalABeoJiGa GaNi SonJaDo GalLyeoGo HanDa___________KalEul GaNi
?IGeosEun Gan GeosIY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an Tal
?JoGeubHae HaJi MaSiO, JiGeum GabSiDa_______________KalEul GabSiDa
?HalABeoJiGa JiGeum GaSibNiDa_____________________KalEul GaSibNiDa
?NuGa Ga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alEul GaO?
以上例句, 如果只听前面的句子, 很难做出正确的理解。
固有词谓词词干的音变达9种之多,未能正确掌握这些规律的学生,在听力中难以做出准
确的判断。
3. 词汇
(1) 韩语单词的音节少
根据对李熙升编纂的《民众国语辞典》的统计(朱英月, 接锖笾眯陀镅浴?
汉语是SVO 型语言, 而韩语是 SOV 型语言。谓语支配整个句子,这已经成为语言学家
的共识。在语言交际中,谓语在判断整个句子的意思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的谓语主
要出现在句子的前部,中国学生对此已经熟悉,因此,他们在听韩语时,在谓语出现之
前难以判断整个句子的意思。例如:
? 我看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
?NaNeun JungGug SaDaeMyeongJagUi HaNaIn ''HongLuMong''Eul IlgNeunDa.
以上两句话意思相同。但是, 汉语中第2个音节“看”字出现时,就可以预测到后面将
要出现的话语是与眼的动作相关的物件。然而,在韩语中,一直到第19个音节“.”出现
之前,都无法判断是“买”、“看”、还是“借”。韩国人由于熟悉了这种思维方式,
可以在大脑中将前面听到的信息临时贮存,与后面很晚才出现的谓词结合起来判断其意
思, 而不熟悉这一思维方式的中国学生,在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谓语出来时,难免感到
心里没底。韩语谓语的位置对听力也会产生影响。
5. 语速
(1) 现代韩语的语速快
正如韩国俗语“UMulE GaSeo SungNyung ChajGessDa(到水井里找锅巴汤—比喻性子急)
”所显示 的那样,韩国人是以急性子而闻名于世的,性急的人当然不会慢慢说话。随着
近些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韩国人的生活节奏比以前明显加快。这种生活状况反映到语
言上,韩语的语速也就加快了。
有一项调查显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语言是法语,每分钟能发380个音节。然而,根据笔
者对韩国KBS广播新闻节目的调查,女广播员经常一分钟发出370~390个音节,而天气
预报的速度更快。这样快的速度,不仅学习韩语的汉族学生难以听懂,就连在中国生活
的朝鲜族有时也感到困难。
对说话速度快应该进行分析,应选择适应2、3年级学生水平的速度不太快的数据。如果
速度太快听不懂,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特别注意选择使用
容易的听力材料,并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提高难度。
韩语听力难是不争的事实。以上通过各个侧面进行了分析。解决的方法是具体分析韩语
的实际情况,找出对策。例如,对韩语音节多的问题,应该调查统计出实际使用的音节
和大量使用的音节,并反复加以练习。前面提到,韩语实际发音为1409个,因此在教学
生发音时,不能不分主次,练习韩语全部的3193 个音节,而应该只练习1409个音节,并
重点练习其中使用频率高的音节。此外,不能因为听力难而只练习听力,还应该练习发
音和会话,发音准确,头脑里有了正确的印象之后,在听到新的语言数据时,就能够很
快与大脑中的印象相印证,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非语言类原因
所谓非语言类原因,是指起因于韩语自身特点以外的其它原因。
1. 不了解韩国的文化
中国和韩国都是东方国家, 文化和习俗比较相近。因此, 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相比,中
韩文化差异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中韩毕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异还是多于同
。反映在语言数据中的这类文化差异,在听力中也成为难点。
例如,如果不了解“EonJe GugSuLeul MeogGessNeunGa(什么时候吃你们的面条)”的
深层含义是 “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那么,对整个句子,甚至整个段落都不能正确
理解。
因此, 在包括听力教学在内的韩语所有教学过程中, 都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讲
授韩国的文化知识。
2. 不了解韩国发生的事情
学习韩语的学生与一般中国人相比,对韩国的事情更加关心。但是,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
制, 对韩国很多事情的了解, 还存在盲区。语言总是快速敏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与
每日发生的事件相关联,会不断产生很多新词语。不了解这些事件和新词语的学生,在
听力中当然会感到困难。
例如,金大中总统访问朝鲜与金正日国防委员长会谈时, 出现了“BiJeonHyang
JangGiSu(非转向长期囚)”这一词语。从音节组合规则来看,这个词语分明是汉字词
,但是不能理解这一词语具体内容的人很多。这正是由于不了解韩国正在发生的事件而
引起的。
人们在接受新信息时,如同计算机在硬盘上检索一样,往 往先在头脑里检索已有信息。
如果与已有信息相符,就能很快理解新信息, 反之理解就发生困难。了解韩国发生的事
情, 如同在大脑硬盘中存入信息,在听力材料中听到已有信息时,很快就会理解了。因
此应该让学生多看韩国报纸,多瞭解有关韩国的知识。
3. 不适应韩语的语音语调
中国朝鲜族有近侍庹箍鹗觯缤谕纺岳镏付寺?
径,检索速度加快,就容易听懂了。
有的词语在听力数据中多次反复,在前半部分没有听懂,到后半部分的某个地方听懂了
,可以据此判断印证前面出现的词语。
教师在担任听力授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例如,材料难度高时,
可以先将答案发给学生读, 阅读掌握内容后,再听起来就比较容易。材料难度中等时,
可将答案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听的时候,遇到过分难的地方查找答案。材料难度低时,
让学生听完后再发答案对照检查。以上方法概括起来就是:高难度的先读后听,中难度
的边听边读,低难度的先听后读。这样用多种方法进行练习,学生的听力会很快提高。
以上对韩语的听力,从语言和非语言两个侧面进行了分析。韩语的听力难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不是因为耳朵听的能力低造成,也不是仅仅与听力相关,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大体上看,韩语其它课程成绩好的学生听力也好,反之听力就不好。听力水平是学
生韩语整体实力的综合反映。要圆满地解决韩语听力难题,需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某处看到一篇分析文章,觉得有道理就转了过来,大家看了一同进步~~
其中有些韩字BBS不好直接显示,就用Academic Romanization(注意不是Simplified R
omanization)转译成罗马字了。一字对一字,应不致搞错。
原文地址http://www.chinapost.co.kr/forum/read.php?tid-10526.html
有关中国学生韩语听力困难的分析
张光军(洛阳外国语大学韩国语文学系教授)
一、 问题的提出
无论学习任何外语,都需要掌握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学习韩语也不例外。我
校在韩语教学中,以培养五种技能为目标,开设了各种课程,并进行了大量与其相关的
练习。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为提高五种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其效果
并不成正比。特别是在听力和阅读技能的培养方面,投入与产出的差距尤为突出。韩国
人认为高难度的文章,学生可以轻松地读懂。与此相反,韩国人认为容易的听力材料,
学生们却很吃力, 不但很难听抄下来,有时连其大概内容也不能把握。
我们以学习韩语的中国学生为对象,对掌握五种技能的难易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
结果,按照难易程度排列为说、听、写、译、读。“说”和“写”是用外语遣词造句表
达自己的思想,外语知识学得还不多的学生认为难是可以理解的。“听”和“读”的对
象都是用外语组合好的语言材料, 学生们却认为“听”的难度排名第二, 而“读”最
容易。
大学韩语教育以培养高级韩语人才为目标,培养出的学生必须兼备外语的五种技能。通
过四年的学习仅仅学成聋子外语、哑巴外语是不可取得。
本文对韩语听力难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 具体的分析
在着手分析韩语听力难之前,首先要了解汉语与韩语的区别以及中国学生学习韩语的特
点。
汉语与韩语的语法结构完全不同。汉语是孤立语,主要依靠语顺表示语法关系。韩语是
黏着语,在词汇后面添加语法形态(韩语中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有用于体词后的“助词
”和用于谓词后的“语尾”,为叙述方便起见,本文中统一称其为“语法形态”。)表
示各个词汇之间的关系。以孤立语为母语的中国学
生在学习韩语时,词汇后面附着的语法形态是学习的难点。
韩语词汇中, 汉字词所占比例高达69.32%。汉字词中的相当部分,其书写形态及词义与
现代汉语相似。即使一些有差别的词,稍加注意即可容易的习得,特别是在阅读时,即
使是不认识的汉字词,在上下文中也可以很容易地把握其词义。所以,中国学生在学习
韩语时,词汇学习一般不成为大问题。
韩语是黏着语,汉字词所占比例较高,这些特点与日语比较相近。因此,中国各大学韩
语专业的五种技能培养指标都与日语相似。我校韩语的听力指标也与日语相同,即20分
钟内听抄完外国广播电台(主要是韩国KBS电台)1分钟的新闻广播,错误率不超过10%。
然而,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都能达到这种标准,而韩语专业的学生则比较困难。
具体分析韩语听力难,可以找出多种原因。这些原因可分为语言类原因和非语言类原因
。
(一)语言类原因
所谓语言类原因,是指起因于韩语自身语言特点的原因。韩语作为一种外语,具有与汉
语不同的一系列特点,其中许多特点造成了韩语听力难。
1. 语音
(1) 韩语音素和音节的数量多
韩语是音素文字。现代韩语有19个辅音和21个元音,此外还有27个辅音韵尾(又称为“
终声”或“收音”。其中单辅音韵尾14个、重辅音韵尾2个、双辅音韵尾11个) 。当然
,
这些辅音韵尾在静态环境下的发音, 可以归结为7个代表辅音韵尾。由19个辅音、21个
元音和7个代表辅音韵尾, 在理论上可以组成3193个音节(韩语的音节数,可以用以下
方法算出:19(辅音)× 21( 元音) ×7(代表辅音韵尾) + 399(开音节)=3193。
);汉语有22个辅音和38个韵母,理论上可以构成836个音节,实际上仅使用460多个音
节;日语在理论上有582个音节。(有人认为日语有112个音节。笔者认为, 日语有44个
清音、23个浊音和
半浊音、30个拗音。每个音节都有长短音,还有相当于韩语辅音韵尾的促音和拨音。因
此,日语的实际发音音节数可按以下方法计算:[(44<清音>+ 23<浊音和半浊音> + 30<
拗音>)× 2<促音和拨音> +97<开音节>]×2 <长音和短音> = 582。
)
韩、中、日语音节数量对照表如下:
语言 韩语 汉语 日语
音节数 3193 836 582
音素和音节多的语言,依靠听力来判断时,难度自然就大一些。
(2) 韩语辅音韵尾的数量多
韩语是闭音节语言(以辅音结尾的音节占多数的语言为闭音节语,反之则为开音节语。
据统计,韩国语中的闭音节约占音节总数的80%。(崔允甲/李世龙,1984:142)),
日语是开音节语言, 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开音节和闭音节的多少对听和说产生很多
影响。
韩语中有27个辅音韵尾,它们在言语中发生很多变化。有连音、脱落、同化, 还有绝音
现象。但是, 日语只有2个相当于韩语辅音韵尾的音,没有连音、脱落和绝音变化。
辅音韵尾对说产生影响。同是二年级学生,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很流畅地朗读课文,韩
语学生则相对较弱。辅音韵尾对听产生更大的影响。由辅音韵尾产生的语音变化,在听
力中是语义判断的一大障碍。
2. 音变
(1) 韩语中同音异缀现象多
所谓同音异缀,是指发音相同而标记书写形态不同的现象。这种现象在阅读和书写时一
般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听和说时成为障碍。我们的学生主要通过教材,特别是通过书本
学习语言,首先接触的不是声音而是文字。当听到的语音与所记忆的书写形态不一致时
,就会感到茫然。韩语中的同音异缀现象多,成为听力难的原因。
韩语中的同音异缀现象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类。
静态同音异缀现象产生于韩语音节与字节数量的不一致。
韩语的音节构成有3种情况:1、单一元音构成,2、辅音+元音构成,3、辅音+元音+辅音
构成。根据注3的方法计算,韩语在理论上可以拼出3193个音节。
韩语在书写时,不是将字母像拉丁字母那样按照线性状态排列,而是构成像汉字方块字
那样的一个个字节,或称为“字”。 字节的构成有4种情况:1、辅音符号“?”与元音
符号构成,“?”不发音,2、辅音符号+元音符号构成,3、辅音符号+元音符号+辅音符
号构成,4、辅音符号+元音符号+2个辅音符号构成。前3项与音节构成的方法相同,而第
4项中的2个辅音韵尾符号在静态环境下只发一个音,这样就造成 了音节与字节的不一致
。现代韩语可以拼写出的字节总数为11172个(其计算方法为:19(辅音符号)×21(元音
符号)×[14(单辅音韵尾符号)+2(重辅音韵尾符号)+11(双辅音韵尾符号)]+399(开音节字
节)=11172)。这样多的字节与3192个音节对应, 同音异缀现象自然很多。当然, 在现
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音节为1409个(这是笔者在元光(1991) 统计的基础上,重新调查
分析得出的结果。根据元光浩的统计,现代韩语中常用字节为1832个。),现代韩语中
使用的字节总数为1832个。但即便如此,其比例也达到1 1.3, 有423个同音异缀字节
。
动态同音异缀现象产生于音素在语音组合中的变化。具体实例参看下面两节。
(2) 汉字词的连音和音变多
中国学生在学习韩语时,从中国借用的汉字词很有帮助。在把握了汉字的韩语读音规律
的前提下,即使是没有学习过的汉字词,只要能还原为汉字,即可很容易地理解这个词
。然而,这种方法对记忆词汇和阅读理解虽然有帮助,但在说和听时却成为难点。 韩国
文字虽然是音素文字,但在书写时构成像汉字方块字那样的字节。中国学生在记忆汉语
单词时,不是以音素为单位,而是以字节,即“字”为单位记忆,并已形成思维定势。
因此,在记忆与汉字相似的、以字节为单位书写的韩语词汇时。也采用同类方法。例如
, 在记忆“BulHabLi(不合理)” 这个单词时, 是将其分为“Bul”、“Hab”、“Li”
等3个字节, 与“不”、“合”、“理”这三个汉字结合进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记
忆和理解单词都很容易。然而,在通过声音接触这一单词时,由于连音和语音变化规律
的影响,发音成为
“BuLamNi” ,与按照书写形态记忆的音节完全不同,因此难以快速准确判断其意义。
固有词虽然也有连音和音变,但至少在单一词汇内部不存在这种现象。汉字词以汉字为
单位构成音节和字节,因此在单一词汇内部也存在这种现象。例如:
连音现象:
GeoMyeoGi ← GeomYeogUi(检疫医)
GaMeoNiSeol ← GamEonRiSeol(甘言利说)
SaMiLu← SamIlU(三日雨)
GuGaGeuMa← GugAgEumAg(国乐音乐)
JaGyaKwa← JagYagHwa(芍药花)
HwaNoJaGyag← HwanHoJagYag(欢呼雀跃)
上述汉字词如果按照发音书写,中国学生是无法理解其含义的。
音变现象:
IngMyeong← IgMyeong(匿名)
SamMog← SabMog(揷木)
SalLyag← SanLyag(删略)
上述汉字词如果按照韩国汉字读音规律书写,很容易推断其含义,如果按发音书写,判
断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3) 固有词中音变多
汉字词连音和音变多,固有词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音变也很多。这些音变对听力造成困
难。例如:
?音变
KalEul GalDa─ 磨刀
?HalABeoJiGa GaNi SonJaDo GalLyeoGo HanDa___________KalEul GaNi
?IGeosEun Gan GeosIY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an Tal
?JoGeubHae HaJi MaSiO, JiGeum GabSiDa_______________KalEul GabSiDa
?HalABeoJiGa JiGeum GaSibNiDa_____________________KalEul GaSibNiDa
?NuGa Ga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alEul GaO?
以上例句, 如果只听前面的句子, 很难做出正确的理解。
固有词谓词词干的音变达9种之多,未能正确掌握这些规律的学生,在听力中难以做出准
确的判断。
3. 词汇
(1) 韩语单词的音节少
根据对李熙升编纂的《民众国语辞典》的统计(朱英月, 接锖笾眯陀镅浴?
汉语是SVO 型语言, 而韩语是 SOV 型语言。谓语支配整个句子,这已经成为语言学家
的共识。在语言交际中,谓语在判断整个句子的意思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的谓语主
要出现在句子的前部,中国学生对此已经熟悉,因此,他们在听韩语时,在谓语出现之
前难以判断整个句子的意思。例如:
? 我看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
?NaNeun JungGug SaDaeMyeongJagUi HaNaIn ''HongLuMong''Eul IlgNeunDa.
以上两句话意思相同。但是, 汉语中第2个音节“看”字出现时,就可以预测到后面将
要出现的话语是与眼的动作相关的物件。然而,在韩语中,一直到第19个音节“.”出现
之前,都无法判断是“买”、“看”、还是“借”。韩国人由于熟悉了这种思维方式,
可以在大脑中将前面听到的信息临时贮存,与后面很晚才出现的谓词结合起来判断其意
思, 而不熟悉这一思维方式的中国学生,在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谓语出来时,难免感到
心里没底。韩语谓语的位置对听力也会产生影响。
5. 语速
(1) 现代韩语的语速快
正如韩国俗语“UMulE GaSeo SungNyung ChajGessDa(到水井里找锅巴汤—比喻性子急)
”所显示 的那样,韩国人是以急性子而闻名于世的,性急的人当然不会慢慢说话。随着
近些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韩国人的生活节奏比以前明显加快。这种生活状况反映到语
言上,韩语的语速也就加快了。
有一项调查显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语言是法语,每分钟能发380个音节。然而,根据笔
者对韩国KBS广播新闻节目的调查,女广播员经常一分钟发出370~390个音节,而天气
预报的速度更快。这样快的速度,不仅学习韩语的汉族学生难以听懂,就连在中国生活
的朝鲜族有时也感到困难。
对说话速度快应该进行分析,应选择适应2、3年级学生水平的速度不太快的数据。如果
速度太快听不懂,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特别注意选择使用
容易的听力材料,并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提高难度。
韩语听力难是不争的事实。以上通过各个侧面进行了分析。解决的方法是具体分析韩语
的实际情况,找出对策。例如,对韩语音节多的问题,应该调查统计出实际使用的音节
和大量使用的音节,并反复加以练习。前面提到,韩语实际发音为1409个,因此在教学
生发音时,不能不分主次,练习韩语全部的3193 个音节,而应该只练习1409个音节,并
重点练习其中使用频率高的音节。此外,不能因为听力难而只练习听力,还应该练习发
音和会话,发音准确,头脑里有了正确的印象之后,在听到新的语言数据时,就能够很
快与大脑中的印象相印证,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非语言类原因
所谓非语言类原因,是指起因于韩语自身特点以外的其它原因。
1. 不了解韩国的文化
中国和韩国都是东方国家, 文化和习俗比较相近。因此, 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相比,中
韩文化差异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中韩毕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异还是多于同
。反映在语言数据中的这类文化差异,在听力中也成为难点。
例如,如果不了解“EonJe GugSuLeul MeogGessNeunGa(什么时候吃你们的面条)”的
深层含义是 “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那么,对整个句子,甚至整个段落都不能正确
理解。
因此, 在包括听力教学在内的韩语所有教学过程中, 都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讲
授韩国的文化知识。
2. 不了解韩国发生的事情
学习韩语的学生与一般中国人相比,对韩国的事情更加关心。但是,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
制, 对韩国很多事情的了解, 还存在盲区。语言总是快速敏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与
每日发生的事件相关联,会不断产生很多新词语。不了解这些事件和新词语的学生,在
听力中当然会感到困难。
例如,金大中总统访问朝鲜与金正日国防委员长会谈时, 出现了“BiJeonHyang
JangGiSu(非转向长期囚)”这一词语。从音节组合规则来看,这个词语分明是汉字词
,但是不能理解这一词语具体内容的人很多。这正是由于不了解韩国正在发生的事件而
引起的。
人们在接受新信息时,如同计算机在硬盘上检索一样,往 往先在头脑里检索已有信息。
如果与已有信息相符,就能很快理解新信息, 反之理解就发生困难。了解韩国发生的事
情, 如同在大脑硬盘中存入信息,在听力材料中听到已有信息时,很快就会理解了。因
此应该让学生多看韩国报纸,多瞭解有关韩国的知识。
3. 不适应韩语的语音语调
中国朝鲜族有近侍庹箍鹗觯缤谕纺岳镏付寺?
径,检索速度加快,就容易听懂了。
有的词语在听力数据中多次反复,在前半部分没有听懂,到后半部分的某个地方听懂了
,可以据此判断印证前面出现的词语。
教师在担任听力授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例如,材料难度高时,
可以先将答案发给学生读, 阅读掌握内容后,再听起来就比较容易。材料难度中等时,
可将答案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听的时候,遇到过分难的地方查找答案。材料难度低时,
让学生听完后再发答案对照检查。以上方法概括起来就是:高难度的先读后听,中难度
的边听边读,低难度的先听后读。这样用多种方法进行练习,学生的听力会很快提高。
以上对韩语的听力,从语言和非语言两个侧面进行了分析。韩语的听力难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不是因为耳朵听的能力低造成,也不是仅仅与听力相关,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大体上看,韩语其它课程成绩好的学生听力也好,反之听力就不好。听力水平是学
生韩语整体实力的综合反映。要圆满地解决韩语听力难题,需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2014/1/23 22: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