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浏览量:1008 回帖数:18
2楼
☆──────────────────────────────────────☆
junkazama (我是一只小花猫) 于 2006年05月26日17:16:46 星期五 提到: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最易发现的就是入声字。在日语的汉字中,有很多汉字音读是以 き、く 或 ち、つ 结
尾的,这样的读音就是对古代入声字的反映。き、く 对应的是 k 韵尾,而 ち、つ 对
应的就是 t 韵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语里能反映入声的汉字音读:
凡例: 中文汉字(中古拟音)-日文汉字(日语音读)
(汉字中古拟音标注方法虽不太正规,但是以便于理解为准。声母部分的标注过于简
化,请主要观察韵母部分。)
以 き 结尾的例如:
域(juk)-域(いき)
液(jek)-液(えき)
剧(giak)-劇(げき)
式(shiek)-式(しき)
绩(tsiek)-績(せき)
牧(miuk)-牧(まき)
力(liek)-力(りき)
历(liek)-歴(れき)
以 く 结尾的例如:
育(juk)-育(いく)
格(kak)-格(かく)
国(kuk)-国(こく)
狱(nguok)-獄(ごく)
策(tsh’ek)-策(さく)
职(tchiek)-職(しょく)
属(tchuok)-属(ぞく)
拓(thak)-拓(たく)
摘(thiek)-摘(ちゃく)
独(duk)-独(どく)
白(bak)-白(はく)
百(pak)-百(ひゃく)
福(piuk)-福(ふく)
幕(mak)-幕(まく、ばく)
目(miuk)-目(もく)
药(jak)-薬(やく)
欲(juok)-欲(よく)
落(lak)-落(らく)
陆(liuk)-陸(りく)
以 ち 结尾的例如:
一(jet)-一(いち)
吉(kiet)-吉(きち)
八(pat)-八(はち)
以 つ 结尾的例如:
逸(jet)-逸(いつ)
决(kiuet)-決(けつ)
月(ngiuet)-月(げつ、がつ)
察(tsh’at)-察(さつ)
突(thut)-突(とつ)
夺(duat)-奪(だつ)
发(piuat)-発(はつ)
物(miut)-物(ぶつ)
末(muat)-末(まつ)
律(liuet)-律(りつ)
列(liet)-列(れつ)
因为日语发音以开音节为主,所以 k,t 韵尾被加上了一个元音,变为 き、く、ち、つ。
当然也有不少字在日语里的音读以 き、く、ち、つ 结尾,但是其中古音却不是入声,
或入声的韵尾不相符。这或许是因为传入的时间不同,或是传入的为方言发音所致。
闲聊之二 音读与押韵
从日语音读出发,去分析诗词的押韵,得到的结论会比用汉语普通话分析的更合规律。
让我们先来看一首绝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里押韵的几个字,在日语里的读音分别是:
绝(dziuet)-絶(ぜつ)
灭(miet)-滅(めつ)
雪(siuet)-雪(せつ)
在中古音里,这三个字同押“屑”韵(《平水韵》入声九),而用日语音读也同押“えつ”
韵。当然用普通话读音来看,也同押“月”韵。
但是下面这个就不同了: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里本来也应该是一、二、四句押韵的,可是“歌”(ge)和“波”(bo)为什么能够押韵呢?
如果从日语音读的角度看:
鵞(が)
歌(か)
波(は)
同押“あ”韵,而这几个字同属于《平水韵》的下平五“歌”韵。中古拟音为:
鹅(nga)
歌(ka)
波(pua)
再举一例: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里的二、四句应当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但是“闻”(wen)和“君”(jun)却是不同声
母的。果然还是要从中古音出发,或从日语出发来看:
闻(miun)-聞(ぶん)
君(kiun)-君(くん)
这样就符合押韵的规律了。
闲聊之三 音读里的 p 入声
前面说到日语音读里,き、く 对应 k 入声,ち、つ 对应 t 入声,那么 p 入声哪里去
了呢?我们先看看中古汉语读音为 p 入声的一些汉字与其日文音读:
急(kiep)-急(きゅう)
十(djip)-十(じゅう)
合(kap)-合(ごう)
答(tap)-答(とう)
甲(kap)-甲(こう)
法(piuap)-法(ほう)
妾(ts’iep)-妾(しょう)
叶(hep)-葉(よう)
很容易看到,这些 p 入声的字到了日语里都变成了长音,完全失去了入声字的特征。可
是,如果也从日语的古音来看,关系就清楚多了:
急(kiep)-急(キフ)
十(djip)-十(ジフ)
合(kap)-合(ガフ)
答(tap)-答(タフ)
甲(kap)-甲(カフ)
法(piuap)-法(ハフ)
妾(ts’iep)-妾(セフ)
叶(hep)-葉(エフ)
在某些日语字典上,查找汉字音读时,会看到一个用片假名书写的读音。这个读音就是
日语的古音,大约相当于与中古汉语同时代的发音。从日语古音就可以很容易看出,p
入声字的韵尾在当时是以 ふ 来表现的。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假名 ふ 在古代常常被
读作 う 音,如:
そこ思ふに心し痛し (万葉 三三一四)
这里的 思ふ 便相当于今天的 思う。学过日语古典文法的应该都知道。
于是,音读中用以表 p 入声的 ふ 变成了 う,而且为了发音方便,前一个音也被附加
上了 う 的音,规律就是:
あ+う=お,アフ→おう 如:押(アフ→おう)、甲(カフ→こう)
い+う=ゆ,イフ→ゆう 如:揖(イフ→ゆう)、十(ジフ→じゅう)
え+う=よ,エフ→よう 如:葉(エフ→よう)、蝶(テフ→ちょう)
这个变化规律和梵语中的元音结合有些类似。
闲聊之四 音读中入声的还原
日语中的音读汉字,在与其它汉字构成合成词时,有时其入声的一面就会得到还原。比如:
国(こく)+家(か)→国家(こっか)
一(いち)+回(かい)→一回(いっかい)
決(けつ)+算(さん)→決算(けっさん)
絶(ぜつ)+対(たい)→絶対(ぜったい)
八(はち)+百(ひゃく)→八百(はっぴゃく)
可以看到,き、く 结尾即 k 入声的字,与第一个假名辅音为 k 的汉字连接时,き、く
要变为促音。同理,ち、つ 结尾即 t 入声的字与第一个假名辅音为 k,s,t,h 的汉字连
接时,ち、つ 也会变为促音。不过发生促音变化时,后一个汉字开头的 h 音要变为 p 音。
但是 き、く 结尾的字与 s,t,h 开头的字连接时,不发生促音变化:
各(かく)+種(しゅ)→各種(かくしゅ)
索(さく)+敵(てき)→索敵(さくてき)
撃(げき)+破(は)→撃破(げきは)
即使如此,在实际发音的时候,这里的 き、く 结尾仍然会发生元音脱落,仅保留辅
音,发音上还是接近于入声的。
另外某些 p 入声字也有如下变化:
十(じっ)+分(ふん)→十分(じっぷん)
合(がっ)+体(たい)→合体(がったい)
虽然没有按照原来入声的韵尾发音,但是到底还是保留了一个用促音代表入声的形式。
☆──────────────────────────────────────☆
YYer (Freedom) 于 2006年05月26日17:25:04 星期五 提到:
赞啊
junkazama (我是一只小花猫) 于 2006年05月26日17:16:46 星期五 提到: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最易发现的就是入声字。在日语的汉字中,有很多汉字音读是以 き、く 或 ち、つ 结
尾的,这样的读音就是对古代入声字的反映。き、く 对应的是 k 韵尾,而 ち、つ 对
应的就是 t 韵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语里能反映入声的汉字音读:
凡例: 中文汉字(中古拟音)-日文汉字(日语音读)
(汉字中古拟音标注方法虽不太正规,但是以便于理解为准。声母部分的标注过于简
化,请主要观察韵母部分。)
以 き 结尾的例如:
域(juk)-域(いき)
液(jek)-液(えき)
剧(giak)-劇(げき)
式(shiek)-式(しき)
绩(tsiek)-績(せき)
牧(miuk)-牧(まき)
力(liek)-力(りき)
历(liek)-歴(れき)
以 く 结尾的例如:
育(juk)-育(いく)
格(kak)-格(かく)
国(kuk)-国(こく)
狱(nguok)-獄(ごく)
策(tsh’ek)-策(さく)
职(tchiek)-職(しょく)
属(tchuok)-属(ぞく)
拓(thak)-拓(たく)
摘(thiek)-摘(ちゃく)
独(duk)-独(どく)
白(bak)-白(はく)
百(pak)-百(ひゃく)
福(piuk)-福(ふく)
幕(mak)-幕(まく、ばく)
目(miuk)-目(もく)
药(jak)-薬(やく)
欲(juok)-欲(よく)
落(lak)-落(らく)
陆(liuk)-陸(りく)
以 ち 结尾的例如:
一(jet)-一(いち)
吉(kiet)-吉(きち)
八(pat)-八(はち)
以 つ 结尾的例如:
逸(jet)-逸(いつ)
决(kiuet)-決(けつ)
月(ngiuet)-月(げつ、がつ)
察(tsh’at)-察(さつ)
突(thut)-突(とつ)
夺(duat)-奪(だつ)
发(piuat)-発(はつ)
物(miut)-物(ぶつ)
末(muat)-末(まつ)
律(liuet)-律(りつ)
列(liet)-列(れつ)
因为日语发音以开音节为主,所以 k,t 韵尾被加上了一个元音,变为 き、く、ち、つ。
当然也有不少字在日语里的音读以 き、く、ち、つ 结尾,但是其中古音却不是入声,
或入声的韵尾不相符。这或许是因为传入的时间不同,或是传入的为方言发音所致。
闲聊之二 音读与押韵
从日语音读出发,去分析诗词的押韵,得到的结论会比用汉语普通话分析的更合规律。
让我们先来看一首绝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里押韵的几个字,在日语里的读音分别是:
绝(dziuet)-絶(ぜつ)
灭(miet)-滅(めつ)
雪(siuet)-雪(せつ)
在中古音里,这三个字同押“屑”韵(《平水韵》入声九),而用日语音读也同押“えつ”
韵。当然用普通话读音来看,也同押“月”韵。
但是下面这个就不同了: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里本来也应该是一、二、四句押韵的,可是“歌”(ge)和“波”(bo)为什么能够押韵呢?
如果从日语音读的角度看:
鵞(が)
歌(か)
波(は)
同押“あ”韵,而这几个字同属于《平水韵》的下平五“歌”韵。中古拟音为:
鹅(nga)
歌(ka)
波(pua)
再举一例: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里的二、四句应当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但是“闻”(wen)和“君”(jun)却是不同声
母的。果然还是要从中古音出发,或从日语出发来看:
闻(miun)-聞(ぶん)
君(kiun)-君(くん)
这样就符合押韵的规律了。
闲聊之三 音读里的 p 入声
前面说到日语音读里,き、く 对应 k 入声,ち、つ 对应 t 入声,那么 p 入声哪里去
了呢?我们先看看中古汉语读音为 p 入声的一些汉字与其日文音读:
急(kiep)-急(きゅう)
十(djip)-十(じゅう)
合(kap)-合(ごう)
答(tap)-答(とう)
甲(kap)-甲(こう)
法(piuap)-法(ほう)
妾(ts’iep)-妾(しょう)
叶(hep)-葉(よう)
很容易看到,这些 p 入声的字到了日语里都变成了长音,完全失去了入声字的特征。可
是,如果也从日语的古音来看,关系就清楚多了:
急(kiep)-急(キフ)
十(djip)-十(ジフ)
合(kap)-合(ガフ)
答(tap)-答(タフ)
甲(kap)-甲(カフ)
法(piuap)-法(ハフ)
妾(ts’iep)-妾(セフ)
叶(hep)-葉(エフ)
在某些日语字典上,查找汉字音读时,会看到一个用片假名书写的读音。这个读音就是
日语的古音,大约相当于与中古汉语同时代的发音。从日语古音就可以很容易看出,p
入声字的韵尾在当时是以 ふ 来表现的。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假名 ふ 在古代常常被
读作 う 音,如:
そこ思ふに心し痛し (万葉 三三一四)
这里的 思ふ 便相当于今天的 思う。学过日语古典文法的应该都知道。
于是,音读中用以表 p 入声的 ふ 变成了 う,而且为了发音方便,前一个音也被附加
上了 う 的音,规律就是:
あ+う=お,アフ→おう 如:押(アフ→おう)、甲(カフ→こう)
い+う=ゆ,イフ→ゆう 如:揖(イフ→ゆう)、十(ジフ→じゅう)
え+う=よ,エフ→よう 如:葉(エフ→よう)、蝶(テフ→ちょう)
这个变化规律和梵语中的元音结合有些类似。
闲聊之四 音读中入声的还原
日语中的音读汉字,在与其它汉字构成合成词时,有时其入声的一面就会得到还原。比如:
国(こく)+家(か)→国家(こっか)
一(いち)+回(かい)→一回(いっかい)
決(けつ)+算(さん)→決算(けっさん)
絶(ぜつ)+対(たい)→絶対(ぜったい)
八(はち)+百(ひゃく)→八百(はっぴゃく)
可以看到,き、く 结尾即 k 入声的字,与第一个假名辅音为 k 的汉字连接时,き、く
要变为促音。同理,ち、つ 结尾即 t 入声的字与第一个假名辅音为 k,s,t,h 的汉字连
接时,ち、つ 也会变为促音。不过发生促音变化时,后一个汉字开头的 h 音要变为 p 音。
但是 き、く 结尾的字与 s,t,h 开头的字连接时,不发生促音变化:
各(かく)+種(しゅ)→各種(かくしゅ)
索(さく)+敵(てき)→索敵(さくてき)
撃(げき)+破(は)→撃破(げきは)
即使如此,在实际发音的时候,这里的 き、く 结尾仍然会发生元音脱落,仅保留辅
音,发音上还是接近于入声的。
另外某些 p 入声字也有如下变化:
十(じっ)+分(ふん)→十分(じっぷん)
合(がっ)+体(たい)→合体(がったい)
虽然没有按照原来入声的韵尾发音,但是到底还是保留了一个用促音代表入声的形式。
☆──────────────────────────────────────☆
YYer (Freedom) 于 2006年05月26日17:25:04 星期五 提到:
赞啊
2014/4/5 6:36:18
3楼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以下省略)
☆──────────────────────────────────────☆
Starrats (LISP) 于 2006年05月26日17:47:42 星期五 提到:
太赞了,专业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以下省略)
☆──────────────────────────────────────☆
Starrats (LISP) 于 2006年05月26日17:47:42 星期五 提到:
太赞了,专业
2014/4/5 11:49:31
4楼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以下省略)
☆──────────────────────────────────────☆
Flame (東方促進委員会会長) 于 2006年05月26日17:48:53 星期五 提到:
赞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以下省略)
☆──────────────────────────────────────☆
Flame (東方促進委員会会長) 于 2006年05月26日17:48:53 星期五 提到:
赞
2014/4/5 16:46:43
5楼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以下省略)
☆──────────────────────────────────────☆
ziyuang (0310子元) 于 2006年05月26日18:39:34 星期五 提到:
jun会粤语么?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以下省略)
☆──────────────────────────────────────☆
ziyuang (0310子元) 于 2006年05月26日18:39:34 星期五 提到:
jun会粤语么?
2014/4/5 20:53:46
6楼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最易发现的就是入声字。在日语的汉字中,有很多汉字音读是以 き、く 或 ち、つ 结
尾的,这样的读音就是对古代入声字的反映。き、く 对应的是 k 韵尾,而 ち、つ 对
应的就是 t 韵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语里能反映入声的汉字音读:
凡例: 中文汉字(中古拟音)-日文汉字(日语音读)
(汉字中古拟音标注方法虽不太正规,但是以便于理解为准。声母部分的标注过于简
化,请主要观察韵母部分。)
以 き 结尾的例如:
域(juk)-域(いき)
(以下引言省略...)
☆──────────────────────────────────────☆
Subarashi (東方促進委員会|Xen) 于 2006年05月26日19:19:06 星期五 提到:
赞~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最易发现的就是入声字。在日语的汉字中,有很多汉字音读是以 き、く 或 ち、つ 结
尾的,这样的读音就是对古代入声字的反映。き、く 对应的是 k 韵尾,而 ち、つ 对
应的就是 t 韵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语里能反映入声的汉字音读:
凡例: 中文汉字(中古拟音)-日文汉字(日语音读)
(汉字中古拟音标注方法虽不太正规,但是以便于理解为准。声母部分的标注过于简
化,请主要观察韵母部分。)
以 き 结尾的例如:
域(juk)-域(いき)
(以下引言省略...)
☆──────────────────────────────────────☆
Subarashi (東方促進委員会|Xen) 于 2006年05月26日19:19:06 星期五 提到:
赞~
2014/4/5 22:19:38
7楼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最易发现的就是入声字。在日语的汉字中,有很多汉字音读是以 き、く 或 ち、つ 结
尾的,这样的读音就是对古代入声字的反映。き、く 对应的是 k 韵尾,而 ち、つ 对
应的就是 t 韵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语里能反映入声的汉字音读:
凡例: 中文汉字(中古拟音)-日文汉字(日语音读)
(汉字中古拟音标注方法虽不太正规,但是以便于理解为准。声母部分的标注过于简
化,请主要观察韵母部分。)
以 き 结尾的例如:
域(juk)-域(いき)
(以下引言省略...)
☆──────────────────────────────────────☆
Subarashi (東方促進委員会|Xen) 于 2006年05月26日19:37:17 星期五 提到:
悄悄告诉你:
是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最易发现的就是入声字。在日语的汉字中,有很多汉字音读是以 き、く 或 ち、つ 结
尾的,这样的读音就是对古代入声字的反映。き、く 对应的是 k 韵尾,而 ち、つ 对
应的就是 t 韵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语里能反映入声的汉字音读:
凡例: 中文汉字(中古拟音)-日文汉字(日语音读)
(汉字中古拟音标注方法虽不太正规,但是以便于理解为准。声母部分的标注过于简
化,请主要观察韵母部分。)
以 き 结尾的例如:
域(juk)-域(いき)
(以下引言省略...)
☆──────────────────────────────────────☆
Subarashi (東方促進委員会|Xen) 于 2006年05月26日19:37:17 星期五 提到:
悄悄告诉你:
是
签名档
不要问我为什么
2014/4/6 4:51:12
10楼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最易发现的就是入声字。在日语的汉字中,有很多汉字音读是以 き、く 或 ち、つ 结
尾的,这样的读音就是对古代入声字的反映。き、く 对应的是 k 韵尾,而 ち、つ 对
应的就是 t 韵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语里能反映入声的汉字音读:
凡例: 中文汉字(中古拟音)-日文汉字(日语音读)
(汉字中古拟音标注方法虽不太正规,但是以便于理解为准。声母部分的标注过于简
化,请主要观察韵母部分。)
以 き 结尾的例如:
域(juk)-域(いき)
(以下引言省略...)
☆──────────────────────────────────────☆
Kohaku (琥珀.貧困的工人階級) 于 2006年05月27日00:14:51 星期六 提到:
俺只是觉得果然潮汕话也保留了很多古音
闲聊:从音读寻找古音的蛛丝马迹
以下内容来自最近我与mm□□□□的闲聊,整理一下,与大家同享。
闲聊之一 音读与入声
众所周知,日语中很多汉字在一定场合下是以汉语的读音来发音的。这样的情况下汉字
的读音称为“音读”。从汉语传入日语的词汇,以及日语中仿照汉语的造词法创造的词
汇,大多都用音读来读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大量传入日本是在唐宋时期,所以音读汉
字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唐宋读音的特征。
最易发现的就是入声字。在日语的汉字中,有很多汉字音读是以 き、く 或 ち、つ 结
尾的,这样的读音就是对古代入声字的反映。き、く 对应的是 k 韵尾,而 ち、つ 对
应的就是 t 韵尾。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日语里能反映入声的汉字音读:
凡例: 中文汉字(中古拟音)-日文汉字(日语音读)
(汉字中古拟音标注方法虽不太正规,但是以便于理解为准。声母部分的标注过于简
化,请主要观察韵母部分。)
以 き 结尾的例如:
域(juk)-域(いき)
(以下引言省略...)
☆──────────────────────────────────────☆
Kohaku (琥珀.貧困的工人階級) 于 2006年05月27日00:14:51 星期六 提到:
俺只是觉得果然潮汕话也保留了很多古音
签名档
萨摩的
2014/4/6 1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