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救啊, 一篇很好的散文。谁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我只记得题目

楼主

彭小帅 [离线]

1★☆☆☆☆

发帖数:137 积分524
1楼

前一段时间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好像是《城市人啊,记得回来看下我》觉得特别好,最近在写论文,希望找出来再看看这篇文章。请问哪位大神读过啊



2007/5/26 22:17:50

阿狸Rita [离线]

1★☆☆☆☆

发帖数:114 积分401
2楼

离开北京往北去,沿着京藏高速和张承高速不到三小时,就抵达一个叫做崇礼的地方。因为滑雪度假,这个地方开始被人们了解和观众,开始被人们探索和投资。
行驶在路上,若不是前面车的车牌,你就准以为这是在外国,因为西式的建筑和简约的现代化造型已经给这个中国北方小镇披上了现代化的面纱。也难怪,滑雪度假方面,西方人还是有超越性的,早在一百年前,瑞士达沃斯的小酒店老板就开始思忖拿着本地的白毛雪做生意了,而那时候最先见的中国开明人士还在努力着工业强国的致富之梦,对于第三产业的重视才仅仅是从六七十年之后的事情。崇礼的滑雪经济刚刚走了才十余年,九十年代崇礼县的织布厂还是青年才俊的梦想归宿。

祖祖辈辈土地里面刨食的本地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曾经以大工业企业和厂房生产为豪的人们,再也在自己的地方就待不下去了,纷纷赶来崇礼县掐着腰站在山坡上深呼吸着这里的空气连声叫到:好地方。于是崇礼的人们有了自己的生意:蕨菜、杏仁、沙棘、柴鸡、土豆等本地应有的土产都被买了去;桦皮岭、万龙、云顶、翠云山、太子城个个都成了外地人询问的地方,然后被拍成照片带了出去。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崇礼人知道了自己拥有的是什么--------一片不用动它,就可以创造财富的土地。在县城的超市里、大街上,遇见几个黄头发的外国人是不含糊的。这里的人学着和外地人交流,用他们朴素、真实又友好的北方口音和他们的土地。

路过头道营、二道营,马丈子倒不是一个错误的去处。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棉袄,挽着竹篮子的北方老农牵着两只羊,一步一步地走在街上。有人管这种景象叫:北方。西北风和霜雪正吹着这里的每个角落的每个人,就像数千年前一样,无论你是在哪里:高墙大院,还是普通人家。而他们就像锋利的刀子,深深地划在人的脸上,不论你当初是多么珠圆玉润。

沿着曲曲弯弯的小河,就像多年来无数路人路过了沟沟叉叉之后,就抵达了太子城------一个拥有着传说和希望的地方。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的时候,既充满失落又充满惊奇。一个让整个县城津津乐道的地方和它故事看起来竟是无以言表的特别。也许这种特别,崇礼人是认识不到的,他们看多了马丈子、转枝莲、黄土嘴、枯杨树。可是说什么也让久住了城市的人想象不到,还有人给我们保存着这样一片土地:交错排列的房子、曲曲拐拐小路、欢快行走的家禽和牲畜、袅袅的炊烟、轻灵的鸟叫……. 这是每一个人可以“回家”的地方,是一个可以阅读心灵的去处。



2007/5/27 9:02:35

bangbang [离线]

1★☆☆☆☆

发帖数:118 积分426
3楼

走在这样的土地上,你才可以再回去好好读读刘亮程。你将有理由相信刘亮程不是天才,他只是被“乡情”的神借了笔,写了洋洋洒洒的话,来告诉它的人民和子女不要忘记它。尽管如此,好多人还是陆陆续续住进了城市,暂时或者永久地离开了这个已经几千年作为家乡的地方。也许几年之后,他们就又成了一个刘亮程,回来看的时候,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就像现在的你我。

而那墙面上好像被风刻着字:城市人啊,记得回来看看我,这里是曾经属于你的地方…….



2007/5/28 4:48:58

苏罗瓜 [离线]

1★☆☆☆☆

发帖数:121 积分424
4楼

是这篇麽。。。


2007/5/28 11:41:02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