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大讲座】
浏览量:1906 回帖数:4
3楼
1948年9月出生于北京。回名赛义德。1967年北京清华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后赴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道特诺尔公社插队,在草原上当了4年牧民。这一期间,他不仅深入地体验了蒙古族牧民的生活,而且熟练地学会了蒙古语,并用蒙文写了诗。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创作的。从此他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72年,他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毕业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工作。7年的考古生活中,他走遍了半个中国。在各地的丰富见闻和生活体验,除了使他扩大了专业知识外,还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1978年,他又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方民族史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的翁独健教授。他在这一年里选定了他日后要走的道路:北方民族史和文学。在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又学习过哈萨克语。他取得硕士学位后,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作助理研究员工作,曾应邀赴日本进行学术访问,他用日语作的学术报告,受到日本学者的好评。他精力充沛,生活经历丰富,学识根底扎实,使他把北方民族史的研究与文学创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取得了研究工作与文学创作的双丰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了5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张承志于1982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任《小说选刊》编委。张承志是一位才华横溢、又很谦虚朴素的青年作家,其作品充满生活气息,语言生动优美,有着自己的鲜明艺术风格,大都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1948年9月出生于北京。回名赛义德。1967年北京清华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后赴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道特诺尔公社插队,在草原上当了4年牧民。这一期间,他不仅深入地体验了蒙古族牧民的生活,而且熟练地学会了蒙古语,并用蒙文写了诗。他早期的一些作品,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创作的。从此他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72年,他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毕业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工作。7年的考古生活中,他走遍了半个中国。在各地的丰富见闻和生活体验,除了使他扩大了专业知识外,还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1978年,他又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方民族史硕士研究生,导师是著名的翁独健教授。他在这一年里选定了他日后要走的道路:北方民族史和文学。在他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又学习过哈萨克语。他取得硕士学位后,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作助理研究员工作,曾应邀赴日本进行学术访问,他用日语作的学术报告,受到日本学者的好评。他精力充沛,生活经历丰富,学识根底扎实,使他把北方民族史的研究与文学创作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取得了研究工作与文学创作的双丰收。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了5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张承志于1982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并任《小说选刊》编委。张承志是一位才华横溢、又很谦虚朴素的青年作家,其作品充满生活气息,语言生动优美,有着自己的鲜明艺术风格,大都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
2008/4/26 5: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