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读书逾千本 一人独战浙大四人
浏览量:2864 回帖数:23
2楼
读书这么好的事
作者: 张雪健
其实我没有资格谈读书,因为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可能有一个万能的法则适用于所有的个体。读书这件事上没有圣贤大哲,只有不一样的个人体验,人人平等。
那我为什么还要谈读书?因为我在读书的过程里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是很多人渴望但一直没能得到的,我希望我的经历能起到一点启发的作用。
读书是一件没有尽头的事情,写在纸上的文字比满天星辰更多。没有人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到尽头。所以很多时候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读得少,越对自己产生怀疑,而为了回答自己的怀疑,读书人所做的事情就是继续努力地读下去。因而有钱钟书进清华的豪言壮语”横扫清华图书馆”,也有红色导师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读到疯魔的故事。
一个认真的读书人会和他们心意相通。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但是和这种态度完全相反的人也有很多。读书从来就不应该是功利的,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或结果去拼命,在我看来不配叫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和书融为一体,阅读是生命中最难以割舍的绝妙体验,读书时是完全顾不上别的事情的。雪夜闭门读□□和□□读经的人相必就是这样。我很羡慕他们。
说到读书的绝妙体验,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感受。读小说被情节吸引,被人物浮沉拉扯难以自拔是很多人都有的经验。在我看来这就是阅读的价值所在。读书可以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完全疏离的新世界,让我们每个个体获得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在这种维度下,读书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扩展和补充,是丰满自己的绝佳途径。
所以我喜欢读书。所以我读的很杂。
我读小说。卡佛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作者,读他的小说就像是和旧友对酌,眉宇间的一个动作都会唤起记忆里最纠结的部分。我热爱沧月,初中时读的那一部「七夜雪」,和韩寒的文字、陈绮贞的歌声一道构成了我最基本的三观。我读诛仙,并且期盼着改编成电影上映;我读三叔,阿宁的死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中学时代的我这么度过,所以大一那年冬天这三个人一起来P大,我站在人群的最后排,所有的回忆都缓缓流过。
我读诗。「玉台新咏」绝壁是一本好集,汉魏时代的气息扑面,每一句都爱不释手。初唐诗也一样有趣,和盛唐不同,完全是少年的气魄。「唐人选唐诗」展示了当时人的好恶,值得一读。别的选本我推荐沈德潜的「古诗源」和俞陛云的「诗境浅说」。白话诗也可一读,我最爱的是朱湘和余光中,郭沫若年轻时的一些句子也很惊艳。还有那位自称爆闻一多徐志摩街的孙大雨也是才子,一阙「海上歌」豪气干云,非常带感。外国诗也得读一读才好。英诗里我喜欢读叶芝、济慈和奥登,他们的诗得读原文才有味道。此外日本的俳句和和歌也美的要死,「芭蕉俳风」是我床头案边不离的大作。
我读经史。刚日读史柔日读经,这是前人的教导。我们这一辈人在这一块是远逊于古人的,也就是冯唐常讲的「欠童功」。成年以后再补已是事倍功半,殊为可惜。有兴趣的同学一定要找机会读一读至少四书五经。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的本子最常见,可以读。不过我本人偏爱中国书店出的影印宋元人注本,字体非常漂亮。至于读史,前四史向来是必读,通鉴也是我们老师要求本科阶段最好通读的东西。不过非专业人士可能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读这么多,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对国史有兴趣,先读钱穆「国史大纲」或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对整个脉络有所把握,再读中华书局的前四史加通鉴的白皮选本,接触史籍原文。历史学专业的同学则可参考雷海宗先生当年的通史讲义「中国通史选读」。「文史通义」读一读也大有裨益。
我读历史。这里的历史比经史中的史更宽泛,也更通俗。我自己读的多是专业性很强的专题论著,不便推荐,不过如果对中国历史感兴趣,读一读耶鲁史景迁的几部小书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他的「前朝梦忆」是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的话不可错过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和史景迁的「追寻□□□□」。对外国史感兴趣的话读一读剑桥系列当然最好,不过部头太大,我的建议是读一读「dtv世界史百科」,比说教有意思的多。还有一点,千万不要看中国人写的世界史。。。
我读哲学和社会科学。人这一辈子不读几册哲学史实在是说不过去,梯利、罗素、肯尼都好。中国方向的读冯友兰已足够,当然最好搭上他的「贞元六书」,非常好看。社会科学方面,经济学帝国主义盛行的今天各种通俗著作俯拾即是,可以看看,但是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轻易迷惑,尤其是遇到郎咸平张五常之流。社会学、□□学和法学我读的不够多,不便发表意见,还是推荐大家多多涉猎。
我读照片。历史学,尤其是近代史中,照片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存在。很多时候看照片集比读史籍更有冲击,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秦风老照相馆,单册的书我喜欢「家国春秋」和「百年中国表情」。
可读的东西实在太多,一个人的力量太小,所以建议大家找到可以交流的对象,比如豆瓣就可以成为我们非常好的朋友,读完一本书再去看看豆瓣的评论会获得自己单独读一辈子都可能找不到的收获。
读书的习惯个人不同,我的阅读习惯是读两遍,第一遍通览,标记好的地方,第二遍再做摘抄,同时必须看上下文,相当于又读了一遍。我两年积累的笔记已经有二十万字左右,所以如果你有疑问读了记不住怎么办,那就别多想,先抄下来再说。至于读书的来源,我基本上是图书馆借书占50%,自己买30%,电子书20%。新浪爱问是下电子书特别好的地方。
想说的也就这么多,需要重申的是我所说的一切都只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没有针对任何观点的意思,求理智帝和认真帝放过。包括我下面列的书单也只是我两年读书的简单记录,没有任何指向和目的,打分也完全出于我个人主观感受,求轻拍求不黑。我列这个书单的目的并不是希望所有人把它当标准去读书,而是希望有心人从里面和自己感兴趣的书来个偶遇,这样即使只读了其中一本,也是实现了这个书单的价值。
读书是一件特别好特别好的事情,好好享受吧。
读书这么好的事
作者: 张雪健
其实我没有资格谈读书,因为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可能有一个万能的法则适用于所有的个体。读书这件事上没有圣贤大哲,只有不一样的个人体验,人人平等。
那我为什么还要谈读书?因为我在读书的过程里得到快乐,这种快乐是很多人渴望但一直没能得到的,我希望我的经历能起到一点启发的作用。
读书是一件没有尽头的事情,写在纸上的文字比满天星辰更多。没有人能够在这条路上走到尽头。所以很多时候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读得少,越对自己产生怀疑,而为了回答自己的怀疑,读书人所做的事情就是继续努力地读下去。因而有钱钟书进清华的豪言壮语”横扫清华图书馆”,也有红色导师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读到疯魔的故事。
一个认真的读书人会和他们心意相通。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但是和这种态度完全相反的人也有很多。读书从来就不应该是功利的,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或结果去拼命,在我看来不配叫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和书融为一体,阅读是生命中最难以割舍的绝妙体验,读书时是完全顾不上别的事情的。雪夜闭门读□□和□□读经的人相必就是这样。我很羡慕他们。
说到读书的绝妙体验,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感受。读小说被情节吸引,被人物浮沉拉扯难以自拔是很多人都有的经验。在我看来这就是阅读的价值所在。读书可以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完全疏离的新世界,让我们每个个体获得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在这种维度下,读书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扩展和补充,是丰满自己的绝佳途径。
所以我喜欢读书。所以我读的很杂。
我读小说。卡佛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作者,读他的小说就像是和旧友对酌,眉宇间的一个动作都会唤起记忆里最纠结的部分。我热爱沧月,初中时读的那一部「七夜雪」,和韩寒的文字、陈绮贞的歌声一道构成了我最基本的三观。我读诛仙,并且期盼着改编成电影上映;我读三叔,阿宁的死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中学时代的我这么度过,所以大一那年冬天这三个人一起来P大,我站在人群的最后排,所有的回忆都缓缓流过。
我读诗。「玉台新咏」绝壁是一本好集,汉魏时代的气息扑面,每一句都爱不释手。初唐诗也一样有趣,和盛唐不同,完全是少年的气魄。「唐人选唐诗」展示了当时人的好恶,值得一读。别的选本我推荐沈德潜的「古诗源」和俞陛云的「诗境浅说」。白话诗也可一读,我最爱的是朱湘和余光中,郭沫若年轻时的一些句子也很惊艳。还有那位自称爆闻一多徐志摩街的孙大雨也是才子,一阙「海上歌」豪气干云,非常带感。外国诗也得读一读才好。英诗里我喜欢读叶芝、济慈和奥登,他们的诗得读原文才有味道。此外日本的俳句和和歌也美的要死,「芭蕉俳风」是我床头案边不离的大作。
我读经史。刚日读史柔日读经,这是前人的教导。我们这一辈人在这一块是远逊于古人的,也就是冯唐常讲的「欠童功」。成年以后再补已是事倍功半,殊为可惜。有兴趣的同学一定要找机会读一读至少四书五经。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的本子最常见,可以读。不过我本人偏爱中国书店出的影印宋元人注本,字体非常漂亮。至于读史,前四史向来是必读,通鉴也是我们老师要求本科阶段最好通读的东西。不过非专业人士可能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读这么多,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对国史有兴趣,先读钱穆「国史大纲」或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对整个脉络有所把握,再读中华书局的前四史加通鉴的白皮选本,接触史籍原文。历史学专业的同学则可参考雷海宗先生当年的通史讲义「中国通史选读」。「文史通义」读一读也大有裨益。
我读历史。这里的历史比经史中的史更宽泛,也更通俗。我自己读的多是专业性很强的专题论著,不便推荐,不过如果对中国历史感兴趣,读一读耶鲁史景迁的几部小书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他的「前朝梦忆」是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的话不可错过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和史景迁的「追寻□□□□」。对外国史感兴趣的话读一读剑桥系列当然最好,不过部头太大,我的建议是读一读「dtv世界史百科」,比说教有意思的多。还有一点,千万不要看中国人写的世界史。。。
我读哲学和社会科学。人这一辈子不读几册哲学史实在是说不过去,梯利、罗素、肯尼都好。中国方向的读冯友兰已足够,当然最好搭上他的「贞元六书」,非常好看。社会科学方面,经济学帝国主义盛行的今天各种通俗著作俯拾即是,可以看看,但是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轻易迷惑,尤其是遇到郎咸平张五常之流。社会学、□□学和法学我读的不够多,不便发表意见,还是推荐大家多多涉猎。
我读照片。历史学,尤其是近代史中,照片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存在。很多时候看照片集比读史籍更有冲击,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秦风老照相馆,单册的书我喜欢「家国春秋」和「百年中国表情」。
可读的东西实在太多,一个人的力量太小,所以建议大家找到可以交流的对象,比如豆瓣就可以成为我们非常好的朋友,读完一本书再去看看豆瓣的评论会获得自己单独读一辈子都可能找不到的收获。
读书的习惯个人不同,我的阅读习惯是读两遍,第一遍通览,标记好的地方,第二遍再做摘抄,同时必须看上下文,相当于又读了一遍。我两年积累的笔记已经有二十万字左右,所以如果你有疑问读了记不住怎么办,那就别多想,先抄下来再说。至于读书的来源,我基本上是图书馆借书占50%,自己买30%,电子书20%。新浪爱问是下电子书特别好的地方。
想说的也就这么多,需要重申的是我所说的一切都只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没有针对任何观点的意思,求理智帝和认真帝放过。包括我下面列的书单也只是我两年读书的简单记录,没有任何指向和目的,打分也完全出于我个人主观感受,求轻拍求不黑。我列这个书单的目的并不是希望所有人把它当标准去读书,而是希望有心人从里面和自己感兴趣的书来个偶遇,这样即使只读了其中一本,也是实现了这个书单的价值。
读书是一件特别好特别好的事情,好好享受吧。
2011/10/18 15:55:24
3楼
两年书单汇总
满分5分,纯主观,轻拍。
1.《如是我闻》 5.0 民国人的讲演总是风味不凡。高山景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力荐。
2.《蝙蝠》蔡智恒 5 .0 通选课上看的小说。痞子蔡的最新作品(其实也已经出了两三年了)。催泪瓦斯。
3.《枕草子》清少纳言著 林文月译本 5.0 林译版本和周作人版究竟孰优孰劣,难说。反正都不错。
4.《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 5.0 肯教刷夜读物。笔记连篇。一字千钧。百读不厌。
5.《美的历程》李泽厚 5.0 没的说。经典之作。不单单是美术史,更是中华史。
6.《国学的精要》章太炎 5.0 野草的5元区总是有意外收获。不是标题党。是章太炎。
7.《西班牙三棵树》木心 5.0 没有比木心的诗更美好的文字了。
8.《论出版自由》弥尔顿 5.0 请还我们自由。
9. 《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范瑞平/贝淡宁/洪秀平 5.0 书生误国。但我辈执意为之。
10. 《士人风骨》资中筠 5.0 中国未来,唯士气大振可有希望。
10.5 《宪政与民主》萧公权 5 .0 非常好。民国的宪政理论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11. 《曾文正公嘉言钞》曾国藩/梁启超 5.0 古今第一完人,真心不是盖的。
12.《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 5.0 继2010《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之后的又一谈话力作非常好。
13.《中国通史选读》雷海宗 5.0 被遗忘的史学大师,此乃雷师大学讲义,材料之丰足以让我辈汗颜。
14. 《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 5.0 下午三点吃糖听舍友小提琴读冯唐是我在北京大学最快活的瞬间。
15. 《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 5.0 非常好!光是一阕《从前慢》就配得上满分。台版书读起来非常带感。
16.《我的朋友鲁迅》内山完造 5.0 迅哥儿也是有朋友的。读来感动。“老板,这样可不行啊”。
17.《清华园日记》季羡林 5.0 真乃神人也。季老真性情。不过人家每天回宿舍都先读德文著作的好嘛。
18.《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阿澜?卢 5.0 非常好!
19.《论语注》康有为 5.0 康南海晚年已臻化境。
20.《明清名家小品精华》欧明俊编 5.0 一千页,篇篇都是好文。王思任和孔尚任最佳。
21. 《宋诗选注》钱锺书 5.0 非常经典。诗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看注才是王道。
22. 《中国人生哲学》方东美 5.0 被遗忘的鸿儒大哲。收了战时的全国广播讲话,非常有味道。
23. 《集外集拾遗》鲁迅 5.0 好。
24. 《新事论》冯友兰 5.0
25. 《新知言》冯友兰 5.0
26. 《新世训》冯友兰 5.0 冯公贞元六书之三。很奇怪为什么医学部图书馆不买剩下三册。
27. 《蒋介石与□□□□》陶涵 5.0 前半部精彩至极,后半部变身美台关系史,颇无语。
28. 《台北人》白先勇 5.0 其实哪里是台北人,都是故都人物,南京人。
29.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李启成 5.0 非常震撼!谁敢说我族不配议会民主!邪路?邪路你妹啊!
30. 《诗境浅说》俞陛云 5.0 俞平伯之父所作开蒙诗话,非常精彩。
31. 唐人选唐诗十种》 5 同时代人的口味果然不同,各家选本都很爱陶翰诶。
32.《古诗源》 沈德潜 5 美得很。
33.《玉台新咏?明小宛堂刻本》 5 非常漂亮的刻本,买是买不起的,幸哉有我大图书馆。
34.《谭元春集》 5 竟陵派代表人物,下集的书札非常好看。
35.《陈寅恪诗集》 5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
36.《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俞樾/刘师培 5 俞氏毕生所学惧在此矣!
37.《我打电话的地方》 卡佛 5 卡佛小说会在不经意间从你的记忆深处挖出你想要忘记又忘不了的回忆,直指人心。
38.《大教堂》 卡佛 5
39.《越绝书》 5 会稽乃报仇雪恨之地,非藏污纳垢之所。
40.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5 非常漂亮的抄本!医学部图书馆逆天了都。
41.《Ming History: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Research》 Farmer 5 静园诸教授,敢不敢写一部比洋人好的研究指南?
42.《近代中国史纲》 郭廷以 5 有生命的历史,读来心痛。
43.《别闹了,费曼先生》 费曼 5 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家。
44.《燃灯者》 赵越胜 5 初识周辅成先生还是出于此书。
45.《家国春秋:150年中国社会生活场景》 顾作义 5 比秦风老照相馆更全更震撼的历史照片集。一部中国近代史。
46.《华盖集》 鲁迅 5 牛逼至极。
47.《新人生观》 蔡元培 5 收了校长大多数的随笔,不过似乎忘了《教育独立议》。
48.《文学回忆录》 木心 5 大雨夜一页页读,有种雪夜闭门读□□的感觉,非常好。
49. 《经传释词》 王引之 5 动辄说“家大人曰...”,哈哈!
50.《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5 非常有意思。
两年书单汇总
满分5分,纯主观,轻拍。
1.《如是我闻》 5.0 民国人的讲演总是风味不凡。高山景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力荐。
2.《蝙蝠》蔡智恒 5 .0 通选课上看的小说。痞子蔡的最新作品(其实也已经出了两三年了)。催泪瓦斯。
3.《枕草子》清少纳言著 林文月译本 5.0 林译版本和周作人版究竟孰优孰劣,难说。反正都不错。
4.《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 5.0 肯教刷夜读物。笔记连篇。一字千钧。百读不厌。
5.《美的历程》李泽厚 5.0 没的说。经典之作。不单单是美术史,更是中华史。
6.《国学的精要》章太炎 5.0 野草的5元区总是有意外收获。不是标题党。是章太炎。
7.《西班牙三棵树》木心 5.0 没有比木心的诗更美好的文字了。
8.《论出版自由》弥尔顿 5.0 请还我们自由。
9. 《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范瑞平/贝淡宁/洪秀平 5.0 书生误国。但我辈执意为之。
10. 《士人风骨》资中筠 5.0 中国未来,唯士气大振可有希望。
10.5 《宪政与民主》萧公权 5 .0 非常好。民国的宪政理论水平之高令人惊叹。
11. 《曾文正公嘉言钞》曾国藩/梁启超 5.0 古今第一完人,真心不是盖的。
12.《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 5.0 继2010《该中国哲学登场了?》之后的又一谈话力作非常好。
13.《中国通史选读》雷海宗 5.0 被遗忘的史学大师,此乃雷师大学讲义,材料之丰足以让我辈汗颜。
14. 《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 5.0 下午三点吃糖听舍友小提琴读冯唐是我在北京大学最快活的瞬间。
15. 《云雀叫了一整天》 木心 5.0 非常好!光是一阕《从前慢》就配得上满分。台版书读起来非常带感。
16.《我的朋友鲁迅》内山完造 5.0 迅哥儿也是有朋友的。读来感动。“老板,这样可不行啊”。
17.《清华园日记》季羡林 5.0 真乃神人也。季老真性情。不过人家每天回宿舍都先读德文著作的好嘛。
18.《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阿澜?卢 5.0 非常好!
19.《论语注》康有为 5.0 康南海晚年已臻化境。
20.《明清名家小品精华》欧明俊编 5.0 一千页,篇篇都是好文。王思任和孔尚任最佳。
21. 《宋诗选注》钱锺书 5.0 非常经典。诗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看注才是王道。
22. 《中国人生哲学》方东美 5.0 被遗忘的鸿儒大哲。收了战时的全国广播讲话,非常有味道。
23. 《集外集拾遗》鲁迅 5.0 好。
24. 《新事论》冯友兰 5.0
25. 《新知言》冯友兰 5.0
26. 《新世训》冯友兰 5.0 冯公贞元六书之三。很奇怪为什么医学部图书馆不买剩下三册。
27. 《蒋介石与□□□□》陶涵 5.0 前半部精彩至极,后半部变身美台关系史,颇无语。
28. 《台北人》白先勇 5.0 其实哪里是台北人,都是故都人物,南京人。
29. 《资政院议场会议速记录》李启成 5.0 非常震撼!谁敢说我族不配议会民主!邪路?邪路你妹啊!
30. 《诗境浅说》俞陛云 5.0 俞平伯之父所作开蒙诗话,非常精彩。
31. 唐人选唐诗十种》 5 同时代人的口味果然不同,各家选本都很爱陶翰诶。
32.《古诗源》 沈德潜 5 美得很。
33.《玉台新咏?明小宛堂刻本》 5 非常漂亮的刻本,买是买不起的,幸哉有我大图书馆。
34.《谭元春集》 5 竟陵派代表人物,下集的书札非常好看。
35.《陈寅恪诗集》 5 读史早知今日事,对花还忆去年人。
36.《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俞樾/刘师培 5 俞氏毕生所学惧在此矣!
37.《我打电话的地方》 卡佛 5 卡佛小说会在不经意间从你的记忆深处挖出你想要忘记又忘不了的回忆,直指人心。
38.《大教堂》 卡佛 5
39.《越绝书》 5 会稽乃报仇雪恨之地,非藏污纳垢之所。
40.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5 非常漂亮的抄本!医学部图书馆逆天了都。
41.《Ming History: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Research》 Farmer 5 静园诸教授,敢不敢写一部比洋人好的研究指南?
42.《近代中国史纲》 郭廷以 5 有生命的历史,读来心痛。
43.《别闹了,费曼先生》 费曼 5 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科学家。
44.《燃灯者》 赵越胜 5 初识周辅成先生还是出于此书。
45.《家国春秋:150年中国社会生活场景》 顾作义 5 比秦风老照相馆更全更震撼的历史照片集。一部中国近代史。
46.《华盖集》 鲁迅 5 牛逼至极。
47.《新人生观》 蔡元培 5 收了校长大多数的随笔,不过似乎忘了《教育独立议》。
48.《文学回忆录》 木心 5 大雨夜一页页读,有种雪夜闭门读□□的感觉,非常好。
49. 《经传释词》 王引之 5 动辄说“家大人曰...”,哈哈!
50.《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5 非常有意思。
2011/10/19 0: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