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二外外培、双培、贯培计划招生介绍
浏览量:3152 回帖数:17
1楼
外培计划项目简介
“外培计划”——学校贯彻落实北京市“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积极开展与海外知名高校的校际协同培养工作,支持部分优秀学生到海外知名高校开展为期2-3年的访学活动。 “外培计划”按照“1+3”、“1+2+1”等培养机制进行培养。其中“外语院校综合改革项目”为二外独有,以“1+3”模式培养,中外双方学分互认,并颁发双方学历学位证书。学生在海外境外高校访学期间的学费由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提供一次往返旅费。今年我校部分专业将招收“外培计划”学生到美、法、澳、葡等国的知名大学访学。 我校“外培计划”最终的招生名额和协同培养学校等信息以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外培计划项目简介
“外培计划”——学校贯彻落实北京市“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积极开展与海外知名高校的校际协同培养工作,支持部分优秀学生到海外知名高校开展为期2-3年的访学活动。 “外培计划”按照“1+3”、“1+2+1”等培养机制进行培养。其中“外语院校综合改革项目”为二外独有,以“1+3”模式培养,中外双方学分互认,并颁发双方学历学位证书。学生在海外境外高校访学期间的学费由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提供一次往返旅费。今年我校部分专业将招收“外培计划”学生到美、法、澳、葡等国的知名大学访学。 我校“外培计划”最终的招生名额和协同培养学校等信息以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签名档
每天都在学习
2013/10/24 4:37:13
3楼
双培计划项目简介
“双培计划”——学校贯彻落实北京市“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积极开展与在京中央高校的校际协同培养工作,每年遴选一批优秀学生到在京中央高校访学。“双培计划”按照“3+1”培养机制进行培养。学生交纳学籍所在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没有额外费用。今年我校新闻学、国际□□、法学、英语等专业将招收部分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部属高校访学。
序号 二外招生专业 部属培养院校 培养专业方向 培养模式 计划数 备注
1 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法律 3+1 32 前三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律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法学专业学习
2 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与匈牙利语 3+1 12 前三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与匈牙利语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国际□□专业学习
3 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与捷克语 3+1 12 前三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与捷克语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国际□□专业学习
4 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与葡萄牙语 3+1 4 前三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与葡萄牙语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国际□□专业学习
5 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与西班牙语 3+1 4 前三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与西班牙语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国际□□专业学习
6 英语 中国传媒大学 互联网电视 3+1 16 前三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电视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英语专业学习
7 英语 中国传媒大学 互联网新闻 3+1 16 前三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新闻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英语专业学习
8 新闻学 清华大学 社会学 3+1 2 前三年在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学习,第四年在二外新闻学专业学习
9 新闻学 清华大学 国际□□ 3+1 3 前三年在清华大学国际□□专业学习,第四年在二外新闻学专业学习
注:“双培计划”学生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将获得二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被授予二外相关专业学位证书。
我校“双培计划”最终的招生名额和协同培养学校等信息以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双培计划项目简介
“双培计划”——学校贯彻落实北京市“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积极开展与在京中央高校的校际协同培养工作,每年遴选一批优秀学生到在京中央高校访学。“双培计划”按照“3+1”培养机制进行培养。学生交纳学籍所在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没有额外费用。今年我校新闻学、国际□□、法学、英语等专业将招收部分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部属高校访学。
序号 二外招生专业 部属培养院校 培养专业方向 培养模式 计划数 备注
1 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法律 3+1 32 前三年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律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法学专业学习
2 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与匈牙利语 3+1 12 前三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与匈牙利语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国际□□专业学习
3 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与捷克语 3+1 12 前三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与捷克语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国际□□专业学习
4 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与葡萄牙语 3+1 4 前三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与葡萄牙语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国际□□专业学习
5 国际□□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华文化与西班牙语 3+1 4 前三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与西班牙语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国际□□专业学习
6 英语 中国传媒大学 互联网电视 3+1 16 前三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电视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英语专业学习
7 英语 中国传媒大学 互联网新闻 3+1 16 前三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新闻方向学习,第四年在二外英语专业学习
8 新闻学 清华大学 社会学 3+1 2 前三年在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学习,第四年在二外新闻学专业学习
9 新闻学 清华大学 国际□□ 3+1 3 前三年在清华大学国际□□专业学习,第四年在二外新闻学专业学习
注:“双培计划”学生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将获得二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被授予二外相关专业学位证书。
我校“双培计划”最终的招生名额和协同培养学校等信息以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2013/10/25 1:08:14
4楼
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介绍
为配合国家外交新战略,落实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响应教育部《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中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号召,从全面服务国家外事外交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市教委非通用语外语外事人才培养意见、市教委关于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的通知,开展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培养高端的非通用语种技能技术人才,进而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学院每年组建4个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班,每班20人,共计80人。4个非通用语种为拉脱维亚语、匈牙利语、捷克语和波兰语。2015年将通过提前招生,面向具有参加北京市2015年中考资格的考生进行招生。
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班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拟定培养方案,并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学院组织培养。学习学制按照“2+3(第3年、第5年在国外学习)+2(国外学习)”模式,其中前两年学习英语+非通用语+通识教育等课程;第三年在语言对象国学习一年,与语言对象国有关学校签署合作协议,派出学生到语言对象国学校学习对应语种,熟悉体验对象国文化;第四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学院进行一年的学习,完成通识课程和思想□□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和非通用语语言能力;第五到第七年均在国外学习,学生前往国外高校,进行为期三年的对应语种本科学习,不独立成班。学生按照规定时间通过相应考试,完成学业,达到国家政策规定要求,将获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除需根据相关规定缴纳国内学习正常的学费外,出国深造的学生享受政府全额奖学金的资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学院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最终的招生章程和招生名额等信息,待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以网站正式公布为准。
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介绍
为配合国家外交新战略,落实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响应教育部《2015-2017年留学工作行动计划》中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号召,从全面服务国家外事外交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市教委非通用语外语外事人才培养意见、市教委关于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的通知,开展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培养高端的非通用语种技能技术人才,进而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学院每年组建4个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班,每班20人,共计80人。4个非通用语种为拉脱维亚语、匈牙利语、捷克语和波兰语。2015年将通过提前招生,面向具有参加北京市2015年中考资格的考生进行招生。
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班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拟定培养方案,并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学院组织培养。学习学制按照“2+3(第3年、第5年在国外学习)+2(国外学习)”模式,其中前两年学习英语+非通用语+通识教育等课程;第三年在语言对象国学习一年,与语言对象国有关学校签署合作协议,派出学生到语言对象国学校学习对应语种,熟悉体验对象国文化;第四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学院进行一年的学习,完成通识课程和思想□□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和非通用语语言能力;第五到第七年均在国外学习,学生前往国外高校,进行为期三年的对应语种本科学习,不独立成班。学生按照规定时间通过相应考试,完成学业,达到国家政策规定要求,将获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除需根据相关规定缴纳国内学习正常的学费外,出国深造的学生享受政府全额奖学金的资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通用语学院非通用语种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最终的招生章程和招生名额等信息,待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以网站正式公布为准。
2013/10/25 1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