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翻译成日文版中要注意的问题
浏览量:942 回帖数:0
1楼
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IT产业自然也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进军海外的机会。
作为中国的IT产业,最大的潜在市场就是与我们语言文化有共通点的日本。但是,我们
要把自己的软件产品推广到日本需要做出很多努力,至少要克服文化差异,并在市场手
段上略胜一筹。当然,产品本身的质量更是要保证的要素。除了软件正常的功能外,在
软件日文化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1. 语汇
语汇是翻译的基础。如果使用了不当的用语,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发生理解问题
,进而影响产品的形象。语汇方面的要点有:
1.1. 术语的使用
首先,负责翻译的人员要具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背景,这样才能准确地将软件中的
用语准确地翻译到日语。我们来看如下的例子:
字符串 大型机 解压缩 分辨率
这些都是计算机软件中经常会涉及到的概念。如何翻译呢?大家试试看吧,最后面
公布答案。
除了计算机术语外,软件所涉及业务方面的术语也是重要的一环。从商务到行政,
到自然科学等,各领域都有各领域的专属概念。翻译人员必须要对相关的领域也有了解
。比如这样几个概念:
退款 偿还 查封 董事
这几个名词如何翻译呢?也在最后公布。
1.2. 遵从表达习惯
既然翻译过去是给那边的人看的,那么用词自然要符合表达习惯。其实在翻译的时
候多参照一些日文版的软件或是网页就可以学到很多习惯用法。比如提到磁盘的剩余容
量时用"空き領域",表示高级设置的时候用"詳細設定"等。如果不理会表达习惯直接翻
译,虽然不算是语言错误,但是在融入对方IT文化时就会遇到障碍。
1.3. 用语风格一致性
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但是很能表现出制作人员用心的地方。首先,在软件业内部的
各领域里,都有各领域的习惯用语,而在某一领域里混用多个领域的用语会给人一种不
舒服的感觉。在这里我建议制作一个对照表,将同一汉语词在各个领域的常用译语列出
来。这些领域包括编程、网络、应用、商务等,但不限于此。随着翻译经验的增多,这
个对照表会越来越完善。
另一个小问题是送假名(送り仮名)。一般在书面语中会使用没有送假名的纯汉字
词汇来表示一种正式的感觉,但是在某些提示信息中,习惯上会使用有送假名的形式,
如"読み込み中"。不管怎么样,整体上一定要统一。在一处用了"割当",同类的地方就
不能用"割り当て"。
2. 语顺
语顺主要牵涉到含有参数的信息显示时的正确性。汉语和日语的语序差别是比较大
的,最重要的就在于谓语的位置。但是除去某些AI系统以外,一般软件都不会将谓语作
为参数。所以语序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2.1. 助词
日语是黏着语,通过后续的助词表示各种含义,特别是通过格助词来表示名词在句
中的作用。(具体可以参照我之前写的《印欧语的格与日语的格助词》。)比方说汉语
里这样的句子:
从____到____暂停服务。
下划线里的部分就是要传入的参数。这样的句子翻译起来是这样的感觉:
____から____までサービスを停止する。
但是之前我见到的资源文件里有类似这样的字符串:
xxxxxx "从"
xxxxxx "到"
没有看到实际软件的话,这样的资源字符串是无法翻译的。翻译方与设计方需要为
此进行联络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我希望看到的资源字符串是这样:
xxxxxx "从 %1 到 %2 "
这样的话,就可以很有把握地翻译成"%1 から %2 まで"。所以在这里我的建议是,
如果一开始就面向国际开发软件,那么所有的提示信息最好都写整句,参数用占位符表
示,在显示消息的共通函数里再替换这些占位符。这也是我之前设计的一贯风格。
2.2. 单位的显示
这个问题其实Windows一类的操作系统已经解决得比较好了,而常用的开发语言也都
有国际化的支持。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仍然建议把单位加数值的消息用一个格式字符串
表示出来,同样在这个格式字符串中为数值参数留下一个位置,例如"¥ %1"和"%1 円"
。除了货币,其他的单位数量表示也建议如此处理。
3. 语感
这是比较难把握的一方面,关键要靠对产品的理解,还有翻译方与设计方的交流。
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文字信息的使用场合与文体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日语是个重视文体的语言,而文体的差别在文字形式上表现得
很明显。敬体和简体必须区分使用。在软件中,我们要区别对待内部日志和用户界面的
文字信息。内部日志属于客观陈述式的文字,所以只要用简体即可。但是用户界面上的
文字是给用户看的,是一种与人交流的途径,所以应当使用敬体。具体的情况应该具体
分析对待,原则就是说明性文字用简体,对用户的提示性文字用敬体。
3.2. 简略式文字
简略式文字常见于选单(menu)项目中,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用简略化的名词性短语来
书写选单项目文字。原则有:
(1) 使用非サ变动词时,用动词的终止形或连用形。
(2) 使用サ变动词时,去掉する。
(3) 连用形动词或サ变动词词干的对象名词后可以省略を。
(4) 使用外来语时,尽量在片假名单词间插入半角空格以增加可读性。
大约就是这样。当然,在最初编排本地语言版本的选单文字时就要考虑到简洁性。
不过这就不属于翻译的范围了。
3.3. 句型习惯
某些提示信息有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或者说非直译式的句型。比如最常见的:
确定要删除文件吗?
"确定"这个词是铁定要被吃掉的。这种句子翻译成:
ファイルを削除します。よろしいですか?
还有网页上常见的"……不能为空!"这种句子就没法直译,一般会用"……を入力し
てください。"的形式去对应。因为商业用的日语首先给人的感觉是礼貌,而使用否定句
型和感叹号都会给人一种强硬的感觉,会招致用户的反感。其实那样的句型表意没有错
,但是它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能为空!"很明显是直译英语的"... can''t
be empty.",而西方文化中否定句的感觉远不如东方文化来的强烈。所以基于东方文化
的特点,在书写提示信息时应当尽量表现得礼貌,使用让人易于接受的方式。
最后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当翻译人员在不理解文字信息的含义时,切忌硬着头皮去
翻译。一定要和设计方沟通之后,理解的实际的含义,再按照意思去翻译。不能直译的
地方也可以根据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变通。总之,交流是最重要的。
1.1.的答案(附英文):
字符串 文字列(もじれつ) string
大型机 汎用機(はんようき) mainframe
解压缩 解凍(かいとう) decompress
分辨率 解像度(かいぞうど) resolution
退款 返納(へんのう) refund
偿还 弁済(べんさい) repayment
查封 差押(さしおさえ) distraint
董事 取締役(とりしまりやく) director
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IT产业自然也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进军海外的机会。
作为中国的IT产业,最大的潜在市场就是与我们语言文化有共通点的日本。但是,我们
要把自己的软件产品推广到日本需要做出很多努力,至少要克服文化差异,并在市场手
段上略胜一筹。当然,产品本身的质量更是要保证的要素。除了软件正常的功能外,在
软件日文化的过程中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1. 语汇
语汇是翻译的基础。如果使用了不当的用语,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发生理解问题
,进而影响产品的形象。语汇方面的要点有:
1.1. 术语的使用
首先,负责翻译的人员要具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背景,这样才能准确地将软件中的
用语准确地翻译到日语。我们来看如下的例子:
字符串 大型机 解压缩 分辨率
这些都是计算机软件中经常会涉及到的概念。如何翻译呢?大家试试看吧,最后面
公布答案。
除了计算机术语外,软件所涉及业务方面的术语也是重要的一环。从商务到行政,
到自然科学等,各领域都有各领域的专属概念。翻译人员必须要对相关的领域也有了解
。比如这样几个概念:
退款 偿还 查封 董事
这几个名词如何翻译呢?也在最后公布。
1.2. 遵从表达习惯
既然翻译过去是给那边的人看的,那么用词自然要符合表达习惯。其实在翻译的时
候多参照一些日文版的软件或是网页就可以学到很多习惯用法。比如提到磁盘的剩余容
量时用"空き領域",表示高级设置的时候用"詳細設定"等。如果不理会表达习惯直接翻
译,虽然不算是语言错误,但是在融入对方IT文化时就会遇到障碍。
1.3. 用语风格一致性
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但是很能表现出制作人员用心的地方。首先,在软件业内部的
各领域里,都有各领域的习惯用语,而在某一领域里混用多个领域的用语会给人一种不
舒服的感觉。在这里我建议制作一个对照表,将同一汉语词在各个领域的常用译语列出
来。这些领域包括编程、网络、应用、商务等,但不限于此。随着翻译经验的增多,这
个对照表会越来越完善。
另一个小问题是送假名(送り仮名)。一般在书面语中会使用没有送假名的纯汉字
词汇来表示一种正式的感觉,但是在某些提示信息中,习惯上会使用有送假名的形式,
如"読み込み中"。不管怎么样,整体上一定要统一。在一处用了"割当",同类的地方就
不能用"割り当て"。
2. 语顺
语顺主要牵涉到含有参数的信息显示时的正确性。汉语和日语的语序差别是比较大
的,最重要的就在于谓语的位置。但是除去某些AI系统以外,一般软件都不会将谓语作
为参数。所以语序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2.1. 助词
日语是黏着语,通过后续的助词表示各种含义,特别是通过格助词来表示名词在句
中的作用。(具体可以参照我之前写的《印欧语的格与日语的格助词》。)比方说汉语
里这样的句子:
从____到____暂停服务。
下划线里的部分就是要传入的参数。这样的句子翻译起来是这样的感觉:
____から____までサービスを停止する。
但是之前我见到的资源文件里有类似这样的字符串:
xxxxxx "从"
xxxxxx "到"
没有看到实际软件的话,这样的资源字符串是无法翻译的。翻译方与设计方需要为
此进行联络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我希望看到的资源字符串是这样:
xxxxxx "从 %1 到 %2 "
这样的话,就可以很有把握地翻译成"%1 から %2 まで"。所以在这里我的建议是,
如果一开始就面向国际开发软件,那么所有的提示信息最好都写整句,参数用占位符表
示,在显示消息的共通函数里再替换这些占位符。这也是我之前设计的一贯风格。
2.2. 单位的显示
这个问题其实Windows一类的操作系统已经解决得比较好了,而常用的开发语言也都
有国际化的支持。但是为了以防万一,仍然建议把单位加数值的消息用一个格式字符串
表示出来,同样在这个格式字符串中为数值参数留下一个位置,例如"¥ %1"和"%1 円"
。除了货币,其他的单位数量表示也建议如此处理。
3. 语感
这是比较难把握的一方面,关键要靠对产品的理解,还有翻译方与设计方的交流。
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文字信息的使用场合与文体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日语是个重视文体的语言,而文体的差别在文字形式上表现得
很明显。敬体和简体必须区分使用。在软件中,我们要区别对待内部日志和用户界面的
文字信息。内部日志属于客观陈述式的文字,所以只要用简体即可。但是用户界面上的
文字是给用户看的,是一种与人交流的途径,所以应当使用敬体。具体的情况应该具体
分析对待,原则就是说明性文字用简体,对用户的提示性文字用敬体。
3.2. 简略式文字
简略式文字常见于选单(menu)项目中,在这里要注意的是用简略化的名词性短语来
书写选单项目文字。原则有:
(1) 使用非サ变动词时,用动词的终止形或连用形。
(2) 使用サ变动词时,去掉する。
(3) 连用形动词或サ变动词词干的对象名词后可以省略を。
(4) 使用外来语时,尽量在片假名单词间插入半角空格以增加可读性。
大约就是这样。当然,在最初编排本地语言版本的选单文字时就要考虑到简洁性。
不过这就不属于翻译的范围了。
3.3. 句型习惯
某些提示信息有约定俗成的表达习惯,或者说非直译式的句型。比如最常见的:
确定要删除文件吗?
"确定"这个词是铁定要被吃掉的。这种句子翻译成:
ファイルを削除します。よろしいですか?
还有网页上常见的"……不能为空!"这种句子就没法直译,一般会用"……を入力し
てください。"的形式去对应。因为商业用的日语首先给人的感觉是礼貌,而使用否定句
型和感叹号都会给人一种强硬的感觉,会招致用户的反感。其实那样的句型表意没有错
,但是它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能为空!"很明显是直译英语的"... can''t
be empty.",而西方文化中否定句的感觉远不如东方文化来的强烈。所以基于东方文化
的特点,在书写提示信息时应当尽量表现得礼貌,使用让人易于接受的方式。
最后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当翻译人员在不理解文字信息的含义时,切忌硬着头皮去
翻译。一定要和设计方沟通之后,理解的实际的含义,再按照意思去翻译。不能直译的
地方也可以根据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变通。总之,交流是最重要的。
1.1.的答案(附英文):
字符串 文字列(もじれつ) string
大型机 汎用機(はんようき) mainframe
解压缩 解凍(かいとう) decompress
分辨率 解像度(かいぞうど) resolution
退款 返納(へんのう) refund
偿还 弁済(べんさい) repayment
查封 差押(さしおさえ) distraint
董事 取締役(とりしまりやく) director
2015/1/23 10: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