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往往因我们的内在语言引起

楼主

剁椒鱼头 [离线]

1★☆☆☆☆

发帖数:6 积分42
1楼
“压力”,是当前我们热议的高频词。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源往往来自工作、生活、个人性格等。压力,真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例外。

很多时候,我们很自尊,很好强,对学生的学习往往是高期待。认为,课堂上讲过的知识,学生应该会;布置的作业,所有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每一次考试,学生都应该考到我们认为理想的分数;班级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加,等等。

太多的“应该”“必须”等包裹了我们的内心,以致于每次考试过后,看到学生的不理想成绩时,会产生抑郁情绪,会对学生失望,有的还会否定自我,觉得自己很糟糕,不配做教师。诸如此类的案例,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在我身上也发生过。有一年,我教两个层次太过分明的两个班语文。一个成绩排名在全区前五,一个在倒数后五。每次的成绩出来,我的心情都必然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面对考得好的班级学生,我满心欢喜。面对考的不好的班级学生,我满脸郁闷。

究其原因,我发现,产生这些压力的往往是我们的内在语言引起,例如,我们是自我要求很高的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些内在语言在和对话:

“我必须做完这件事。”

“ 我必须干好。”

“别人应付压力的能力都比我强。”

“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

  如果,我们常常用以上内在语言要求自己,我们就会很容易陷于极大的压力旋涡,长期下去,挫败感和无力感势必如影随形。

  不过,内在语言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语言要求自己:

“我是个普通的人,我会在允许的时间内尽量做好这件事情。”

“每个人都会受到压力的影响,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我可以选择尽力而为。”

“办法比困难多,我相信自己能找到一种更好的班级管理方法。” 

…… 

 经实践,改变自己的内在语言,并且不断强化和训练,无论遇到什么样式的压力,我们可以自如应对,不慌不乱,不急不躁,生命的状态会越来越美。

我们教师的生命状态稳定和美丽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越来越美好。
签名档

简单快乐生活

2022/7/18 14:53:48
返回本版
1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